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月刊》 > 2003年第8期
编号:11050952
古代心理养生之“五音导引”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1日 《养生月刊》 2003年第8期
     音乐及用音乐颐养身心,我国古代早有记载。《礼记·乐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舜帝以音乐调养身心,而喜弹五弦之琴,终使舜帝寿享一百一十岁。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五音导引”,是基于当时的诸子百家对音乐能颐养身心的实践而逐渐形成的。

    “五音导引”的产生

    “五音导引”,源于《周易·乾·文言》“同声相应”之理论。“导引”一词出自《庄子·刻惠》,李颐注:“导气令和”,“导体令柔”。

    “五音导引”即通过“五音”影响人之神明(心理诱导),而相应于人体之“五脏”,达到“气和”,“体柔”之最佳身心状态。

    “五音”能影响人之神明,而能影响人之神明的音乐,必须是“适音”。何谓“适音”,《吕氏春秋》认为“故乐之务在于和心”。对于“适音”,《吕氏春秋》在《适音筋》中指出:“乐无太过,平和是也。”即是“大不出钧,重不过石”的平和适中的音乐。这种“适音”才能“免于灾,终其寿,全其无”。

    祖国医学对“五音导引”的认识,正是基于上述之理,推衍出人体的心理节律,导出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理论体系。

    祖国医学将“五声调式”与“五行学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于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终于形成了“五音导引”。

    “五音导引”的功效

    “宫”音调类导引音乐:主要指“宫”音为主旋律音调的音乐。《类经附翼》云:“宫音,五音之首。其声极长、极下、极浊。”其音调节奏与旋律,又分为太宫、少宫、正宫三类。“宫”音,在五行中属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