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月刊》 > 2005年第2期
编号:11050414
气阴两虚 有赖“生脉”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1日 《养生月刊》 2005年第2期
     本文题目中所讲“生脉”,是指生脉散,目下且有据此制成的生脉饮成药。生脉散是古方,历史上有称是唐代孙思邈所制方。如明代卢和《丹溪纂要》“卷之一·第五·暑”云:“孙真人制生脉散,令人夏月服之,非虚而何?”句中的“孙真人”,医家历来通晓是指孙思邈。此说或有所据。出于金元时代的李杲《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暑伤胃气论》中讲到:“圣人立法,夏月宜补者,补天真元气,非补热火也,夏食寒者是也。故以人参之甘补气,麦门冬苦寒,泻热补水之源,五味子之酸,清肃燥金,名曰生脉散。孙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之气,亦此意也”。这是目前所见较早提到生脉散一方的文献,文中亦提到孙思邈。可是从目前所存的孙氏《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均未见此方。因而就认为这是李杲之方了。李杲是以医话形式论述此方的。后来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以及明代方广总结元代朱丹溪医学经验的《丹溪心法》中都专列该方。于是有些医书在介绍此方时,却引用危氏或朱氏书了。

    生脉散最早是为发生在夏天,出现世俗所称的“疰夏”症而设的治疗方剂。其症状,如《丹溪心法》中云:“注夏(即疰夏)属阴虚,元气不足,夏初春末,头痛脚软,食少体热”。此类病人还常有稍动辄汗出、气微喘,懒于行动,甚至懒于说话等症状。如明代吴《医方考》中称该方善治“气极”,所谓“气极者,正气少,邪气多,多喘少言”。

    该方用药仅三味,为人参、麦冬、五味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