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1532705
于光远吃饭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日 《养生大世界》 2007年第12期
     谈“菜泥”

    今年92岁的于光远,是我国著名哲学家、经济学家,他还涉猎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学等领域,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是早年的清华学子,曾参加“—二九”运动,曾和毛泽东在延安同桌用餐。进入老年之后,他和毛泽东有同样的饮食嗜好——喜欢吃茸泥类菜肴。毛泽东喜欢吃蒜泥;于光远喜欢吃菜泥,还专门撰写文章,谈“菜泥”。

    于光远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年人中不少人的牙都不怎么好,不少蔬菜老年人很难嚼碎、嚼烂,只能放在嘴里嚼一阵子之后,把它作为渣吐出来。结果纤维没有下肚,没有起到人们希望它起的作用。有的菜已经有了“无缝钢管”的别号。

    于是,于光远在《谈“菜泥”》中写道:“在讲婴儿饮食的书中,通常讲到菜泥这种食物。但是在烹饪书中讲用菜泥照顾老人这一点的,我却没有看到。”

    为此,于光远为菜泥评功摆好:一是便于老年人摄取食物纤维;二是减少原料浪费,有些菜营养成分很好,味道也不错,可就是很老,即便牙好的人也嚼不烂,因而被排斥在餐桌之外。如果制成菜泥,就可以成为可口的菜肴;三是“菜泥”中包括“肉泥”,除了植物纤维,有些肉也很老,老年人嚼不烂,如果做成丸子或肉饼,情况就不同了。

    于光远还把中餐的菜泥与西餐的菜泥进行比较:“西餐吃菜泥比较多,可是在我们国家里,菜泥的地位恐十自比不上外国。”为什么我国餐桌上的菜泥少?于光远认为“不受重视应是原因之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