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08年第1期
编号:11568994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日 《养生大世界》 2008年第1期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分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西药治疗和自然疗法。目前医药界普遍采用西药治疗糖尿病,毒副作用大。近年来,欧美国家开始关注天然植物提取物,希望这类自然物对糖尿病患者有所帮助。本文就上述三类治疗方法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的应用和利弊做具体的阐述,同时对尚处于研究阶段的降糖产品做简要介绍。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仅能替代补充胰岛素分泌不足,使急性并发症病发率得以控制,而不能根治。强化胰岛素治疗是指有些人胰岛β细胞严重不足,单纯按三餐前注射胰岛素,常难以维持空腹及餐后夜间血糖,通过多次多成分皮下注射胰岛素,模拟正常人的胰岛素作用曲线,使血糖达到或接近生理水平。

    通过补充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但长期使用易引发胰岛素对抗,导致脑血栓、中风、心脏病、肾病综合征等,危及患者生命。胰岛素还有低血糖反应、皮下脂肪营养不良、胰岛素过敏、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抗药性、胰岛素水肿、屈光不正、体重增加等副作用。
, http://www.100md.com
    口服降糖西药治疗

    西药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主要方式,疗效显著。

    磺脲类 常见的降糖药,有氯磺丙脲和甲苯磺丁脲(D860)、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提高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部分药物可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糖的输出。长期服用会使胰腺β细胞疲劳且功能降低,损伤肝肾,低血糖、恶心、头痛头昏、视物模糊、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双胍类 有苯乙双胍、二甲双胍、丁二胍等。通过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肝脏葡萄糖异生,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吸收。具有抑制食欲、增强胰岛素受体敏感度等作用,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可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副作用有: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加重心脏疾病。

    α糖苷酶抑制剂类 如拜糖平,通过抑制小肠上段的葡萄糖苷酶,阻断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未分解的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中下段再被缓慢吸收到血液中,改善餐后血糖高峰。易腹胀、腹泻,须辅助其他药物。
, 百拇医药
    噻唑烷二酮类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恩格列酮),可以增强骨骼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降低肝脏的糖异生作用,增加胰岛素受体,减轻胰岛素抵抗。副作用有:肝功能异常、头痛、水肿、红细胞异常、心脏病变、体重增加、血细胞异常等。长期服用可致癌。

    尚处于研究阶段的降糖药物

    铬制剂 1959年,Mery和Schroeder发现三价铬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活性成分,在体内协助胰岛素发挥生化作用,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随着深入研究开发,有望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做出积极的贡献。

    P-700 加拿大卡加里Julia McFarlane糖尿病研究中心于1998年成功发现有治愈糖尿病希望的植物成分P-700,并申请了专利。同时开发出安全有效、可治愈糖尿病的产品—博特力胶囊,包括美国耶鲁大学在内的很多医学研究机构也对博特力胶囊做过独立的研究和试验。

    博特力胶囊通过多个有效成分协同对机体细胞发生作用,提高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增强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利用,减少胰岛素抵抗;抑制碳水化合物解离成单糖;增加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2)的浓度。

    作为糖尿病患者,药物的副作用有时比糖尿病本身还可怕。医学界甚至提出,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异常的症状有一半多是由处方药引起的。博特力胶囊的研究开发成功,将开创糖尿病治疗的新纪元!

    博特力咨询热线:400-812-990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