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18年第10期
编号:13275060
痴痴地守护呆呆的你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0月1日 《养生大世界》 2018年第10期
    

    认可生命故事

    一位93岁高龄的老爷爷,患重度失智症,住院期间总是在病房走廊徘徊,不愿意回房间。家属、医生、护士轮番上阵进行劝说,老人就是不愿回病房,甚至为此发火生气。一般的护理思路我们可能就会想“他这样一直走,万一心绞痛发作、跌倒了怎么办?”“这样走来走去,照护者也没办法休息啊,必须让他回病房”。每次老人都是在几个人的哄骗、拖拽之下回的房间。后来在与家人交谈中,我们深入了解了老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得知老人曾经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为主席站岗放哨是老人心中最自豪的事情。

    于是当老人再出现不愿回病房的情况时,我们就在他耳边说“毛主席叫您回去开会啦!”老人真的就跟着回房间了。细想老人的来回走动可能就是像当年给毛主席站岗时的巡逻场景的再现吧。认可老人的生命故事,就是以人为本的照护理念,在失智症的护理中不但有助于解决护理问题,而且拉近了医患的距离。
, http://www.100md.com
    需要被呵护,更需要被尊重

    以人为本指的是以人的主体存在、需要满足和发展为中心,以人本身为目的的思想或观念,其核心内容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人本照护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见表1)。

    我们往往想当然的认为,失智症患者智能衰退,甚至亲人都不认识了,哪里会有自主决定或选择的能力。于是,当我们在失智老人面前自顾谈笑置老人于不顾,老人便总是闭眼不理人,护理时消极合作。而当我们不时对老人点头,询问抚摸时,老人的性情也明显好转。一位重度失智的老奶奶,住院期间爱发脾气,说脏话,但是老人却喜欢来护士站,喜欢翻看我们的各种书册,爱在我们交班时站在旁边听我们讲话,甚至有时吃饭也喜欢在我们护士站。开始我们都会劝说老人回房间,但是老人不高兴,后来我们也就默许她的做法,只要不影响正常的工作,我们也让她在护士站活动,发现老人的情绪要稳定很多,脸上笑容也多了。

    做“四有”照护者
, 百拇医药
    做到人本照护,医务人员及照护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可以概括为“四有”,即:有心,要有能够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积极换位思考的“同理心”;能够跟患者及家属不厌其烦沟通的“耐心”;对患者不理解、不配合甚至表现出攻击行为的“包容心”。有爱,对自己事业的“热爱”,以及对患者表现出的“关爱”。有情,对工作、对患者及家属表现出来的“热情”;深刻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处境,体会他们内心感受的“共情”;以及主动了解患者过往生命故事,待患如亲的“感情”。“有力”,善于倾听和表达的“沟通能力”;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充实、完善自己的有效“行动力”;以及敢于创新,接受新观念,采取新的照护方法的“创造力”。

    养护之上,更有生机与能力

    研究显示,失智老人平均生存期为7-8年。随着时光的流逝,生命力会慢慢地从老人身上流失,短短的几年时间,对于健康人而言如水般溜走,但是失智老人病情由轻到重,像是要经历的“三生三世”。养护对于失智老人是基本的照护,但决不是全部,人本照护应贯穿于整个生命故事中。对于失智老人,能够准确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提供他们想要的照护方案,同时又能发挥其内在的能力,保持良好的适应性和独立性,对照护者来说,其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 http://www.100md.com
    失智照护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协助患者能独立生活,让生活尽可能地贴近本人期望的模样,目标是“协助患者维持健康、安全且精神安定,使其能发挥原有个性与能力,维持日常生活独立性”,那问题来了,如何维持现有能力呢?自己的照护措施是否是他们内心想要的或适宜的呢?

    老年人行动迟缓,动作不精细不协调,照料者很自然地就会包揽老人的一切生活照料,久而久之,老人连吃饭、穿衣、穿鞋、洗漱、清理餐具等基本能力也会丧失,这种现象并非少见。看上照顾很到位,实则加快了老人的功能衰退。

    从发挥老人内在能力来讲,如果我们将筷子换成勺子或叉子,将衣服上的小纽扣换成大纽扣,或是改成拉链,给老人穿上没有鞋带的鞋子,那么老人仍然能够自己吃饭、自己穿衣穿鞋。这些看似细微的调整,却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人本照护说起来很笼统,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也因人而异,是否是以人为本的照护,取决于照料者在采取措施时是否将患者的个人意愿与能力考虑其中。了解老人的过往、兴趣愛好,让他们参与一些家庭、社会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让其以稳定状态度过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要充分尊重个人尊严,让其有尊严地离开。

    人本照护,就是给岁月以生气,而不仅仅给生命以岁月。, 百拇医药(康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