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19年第1期
编号:13329911
成为新时代的活力长者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养生大世界》 2019年第1期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新时代活力长者工作委员会于2018年元月20日在北京成立。工作委员会得到了刘远立会长、俞华秘书长等人的大力支持。在成立大会上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同志讲话,“要加强活力长者工作委员会的建设”,并提出“让亿万老年人都成为活力长者”的宏大目标。我国著名的人口学家邬沧萍老教授,多年来倡导“积极老年化”已经被纳入“基本国情教育”中。

    活力长者的概念,顾名思义,指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好、受人尊敬的老人。我们暂把年龄定在70岁以上。这是一群人,不能是少数人,也不光指科学家教授、退休的政府官员,更应该根植于广大的老年群體中。“让亿万老年人都成为活力长者”,这是一个目标,这应该成为一个国策。是积极老年化的具体体现。老年人不应只是成为受到尊敬、关照的对象,而应该是继续为社会做贡献的有用之人。包括创业(大众创业不仅是年轻人的事),养生保健(不仅自己获得健康,可以让子女更好地投入工作中)、教育子女、传承优良家风等等。简言之,活力长者是老人当中的佼佼者。“新时代活力长者”更有着时代内涵: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中,活力长者要跟紧时代步伐,为实现“复兴中华”的“中国梦”充分发挥智慧和力量。
, 百拇医药
    在上世纪末,我国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原卫生部长钱信忠先生便成立了“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不久,在2000年我国正式宣布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这是多么富有高瞻远瞩的预见啊!当时即提出了“老年保健”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从中青年开始,并提出“健康要从娃娃抓起”。我认为“活力长者”应该是老年保健的升级版,希望得到广大学者的参与讨论研究。

    “活力长者”、“老年保健”的共同医学理论基础,不外乎中医和西医。

    中医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有完整的疾病治疗和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提出了“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随着国家对挖掘祖国医学文化遗产已出台一系列政策,“高手在民间”,一批中医传承人不断涌现,这为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提供了良好机遇。西医的形成和进入中国才几百年,但其先进技术对疾病治疗和传染病的防治做出了卓越贡献,得到了世人的共识。近年来,由美国提出“精准医疗”,在各国科学家共同努力下,基因、干细胞、人工智能的研究、新型材料的应用都取得了重大发展。目前中国的现状是西医为主,医院越盖越大,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和国外几乎没什么差别,可是病人越来越多,慢性病如井喷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扼制,这其中有多种原因,但有一点说明,现代医学对疾病、对生命的认识远远不够,不少“生命之谜”尚未解开。正如生物多样性一样,活力长者也应有多样式,不可能千篇一律。正如不能用同一个公式解决所有人的健康问题一样。

    中医和西医应该长期共存,互相补充。在机构上,中医、西医、养生会所可能会长期共存,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各种需要。

    我认为人类不可能得到永生,但对生命的认识和对健康的探索却是永远不会终结的。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新时代活力长者工作委员会主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原会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