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19年第1期
编号:13329902
精神行为症状不可怕 应对它们有办法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养生大世界》 2019年第1期
    

    什么是BPSD?

    BPSD是指认知症患者在其患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异于常人的精神症状和行为问题(可以简称为精神行为症状),如出现人格改变、幻觉、幻听、抑郁,还有打人、骂人、藏匿东西、捡拾垃圾、吃不应该吃的物品如泥土和墙皮行为,有时还会出现行走不停、夜晚不睡觉黑白颠倒等一些正常人不会发生的行为,有的病人甚至会表现出一些异常的性行为,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性器官、异常的性冲动等。

    BPSD早在1906年全世界所发现的第一例认知症病人身上就出现过,当时那位病人就表现出来幻觉、妄想、以及冲动行为。BPSD几乎在每个认知症老人的病程中都会出现,总体发生率一般为70-90%。随着認知症老人的病情逐渐加重,BPSD的出现也会越发严重,直到认知症发展到晚期,此时BPSD会逐渐缓解,因为此时认知症老人的认知功能缺损已经非常严重了,表现为不吃、不喝、不动。
, http://www.100md.com
    既然每个认知症老人都可能会发生BPSD,那么,每一位认知症老人的照顾者从老人被诊断为认知症开始就要做好迎接BPSD挑战的准备。

    BPSD的出现不是认知症老人故意在捣乱,它们都有相应的病因

    一些照顾者在照顾有BPSD的老人时,总认为这些老人是故意捣乱,使得照护工作变得更加艰难,其实不然。认知症老人出现BPSD都是有相应的病因的,BPSD的出现是疾病进展的结果,它与脑内病变发生的部位以及脑内神经传导递质的异常有关。如大脑前部出现病变的认知症老人,他们则更易出现较多的行为问题;而大脑内用于传导神经冲动的递质如五羟色胺类物质的缺失,则容易出现认知症老人的心境低落、情感淡漠。

    因此,照顾者一定要对认知症老人所出现的BPSD有正确的认识,科学地理解到BPSD是认知症患者的疾病症状表现,是疾病进展的结果。就像理解哮喘患者会出现喘憋的症状,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时会出现头疼、头晕的症状一样,而不要一味地认为这是认知症老人在故意为难照顾者。只有在这样客观、科学的心态下,照顾者才能更好地理解认知症老人,才能更加积极地去寻找和使用应对BPSD的方法,才能在认知症老人出现BPSD时保持情绪平和、冷静。而这种平和的情绪状态反而更加有利于减少认知症老人BPSD的发生。
, 百拇医药
    出现BPSD时不要急,多角度寻找原因来应对

    失智症患者在出现BPSD的时候,千万不要仅仅依赖药物治疗,因为药物往往带有一定的副作用,很多时候治疗效果也不见得最好。除非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如认知症老人的幻视、幻听特别严重,或者老人的行为问题非常激烈,容易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必要的药物治疗是需要的。医学专家建议,对出现BPSD的认知症老人,非药物治疗方法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说要去寻找BPSD发生的原因,针对原因去进行应对和干预。

    既往大量的相关研究提示,照顾者可以从下列3个方面去分析BPSD发生的相关原因,避免在认知症老人发生BPSD时,手足无措,不知道从何下手。

    第一:从认知症老人那里寻找原因
, http://www.100md.com
    由于认知症老人的认知功能下降,导致老人对自身需求不能明确表达,而BPSD的出现可能就是认知症老人试图用自己的行为引起照顾者的关注,让照顾者发现他们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并给予满足。如认知症老人在疼痛、脱水、身体不适、睡眠不佳的时候会出现BPSD;认知症老人由于认知功能下降对面临的事情或者人物不了解而产生恐惧感时、不知道如何处理面对的任务而出现失控感时、或者老人被照顾者安排待在角落中没有社交参与感时都可能会引发出现BPSD。

    第二:从周边环境中寻找原因

    环境的安排和设计对认知症老人的照护具有重要的作用。既往研究发现,通过调整认知症老人所处的环境,会有效地减少认知症老人出现BPSD的机率。照顾者要仔细地评估一下认知症老人所处的环境,是否过热或者过冷使得老人不舒适;是否过于嘈杂或拥挤如繁华的超市或者商场,使得认知症老人由于定向感缺失而感到危险,进而出现BPSD;有没有清楚的图片标识可以让老人找到他想到的地方,如在老人想上厕所的时候能很快找到有图片指示的卫生间,而那些纯粹的文字性标识很多时候已经不被认知症老人所理解;是否由于环境中有悬挂的镜子或者反光的玻璃使得认知症老人不认识其中反射的自身影像,认为是陌生人,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而出现攻击行为;是否认知症老人所处的环境过于安静,他们也会感知到单调无趣,此时容易发生BPSD,如大喊大叫;或者照顾者给认知症老人安排的活动过于复杂已经远远超过他的胜任能力时,认知症老人可能会感觉到失控和无能也会出现相应的BPSD。
, 百拇医药
    第三:从照顾者自身寻找原因

    照顾者自身的因素也会导致认知症老人出现BPSD,这可能是很多照顾者所没有想到的。首先就是照顾者自身应对方法不当,如已经就在家中的认知症老人反复要打开房门试图回家的时候,照顾者如果使用强硬的限制老人出外的不当方式,就可能会引发BPSD的出现,如出现喊叫、骂人、甚至攻击的行为。另外,照顾者沟通方式不当,常常指责、训斥老人,而认知症老人同样具有自尊心,指责和训斥也会引发老人发生 BPSD;当照顾者自身压力水平大、身体健康状况差,在照顾老人时容易急躁、易怒,而认知症老人却不能理解照顾者的表现,反而会当做对自己有威胁的信号,进而引发BPSD;照顾者与认知症老人既往关系不佳,当认知症老人出现BPSD时更容易被照顾者理解为老人是在给自己出难题,进而出现对认知症老人的训斥、指责、甚至是身体约束,从而加重BPSD的发生;照顾者对认知症老人期望过高而老人却没有做到照顾者所期望达到的水平时,照顾者感到失望、沮丧,负性情绪也会传递给认知症老人进而引发BPSD。

    可见,认知症老人的照顾者需要通过科学的培训来掌握恰当的照护技巧。同时,照顾者在照顾伴有BPSD的认知症老人时,一定要做一位聪明的、细心的观察者。可以先尝试从认知症老人的角度、环境方面、照顾者自身三个方面去寻找BPSD发生的原因,一点点去理解可能导致BPSD发生的原因,及时记录有效的应对方法,积累照护经验,这样在未来的照护过程中才能越来越胜任照顾者的角色,保证照顾质量。好的照护不仅可以提升认知症老人的生活质量,对减轻照顾者负担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http://www.100md.com(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