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刊》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363685
健康科普 专业人士先行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1日 《养生大世界》 2019年第9期
     早在40多年前,我国杰出的医学家吴英恺院士就已指出:“10個医生可以治好一个心脏病人,但一个健康教育医生可以使成百上千的人不得心脏病。”他还建议每个医务人员至少要拿出十分之一的时间做健康教育,这样才能有效防治日益增多的慢性病。

    1995年,已85岁高龄的吴老主动担任北京市卫生局主办的《北京晚报》“健康快车”专栏的总列车长,亲自到基层讲课,宣传心脑血管病的防治知识,带动全国兴起健康宣传热潮。2002年出版的《登上健康快车》一书,更是创造了1小时内售出1980本的历史纪录,这反映出广大百姓对健康科普的渴求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健康中国行动》15项专项行动第一项,就是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这真是抓住了关键点,切中了要害。当然,对于广大医务人员来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做好大众健康科普,医学专业人才是主力,而健康科普要取得成效,要求我们专业人士同样付出极其艰辛的努力;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有高度责任心、使命感和深厚的仁爱之心;还要有临床经验和医学实践,能运用科学理念和临床案例,用准确、生动和深入浅出的语言,打动人心的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泛泛的公式化、学究式的照本宣科,或用机械的术语简单说教的方式,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几十年的从医与科普生涯,我总结了四个“四”。第一是“四个化”,即高科技平民化、新观念本土化、象牙塔草根化、大专家“说人话”;第二是“四个一”,一听就懂、一懂就会、一会就用、一用就灵;第三是“四个入”:入耳,能听懂;入心,心灵受到触动;入血,要变成自己的行动;入髓,进入基因,成为代代相传的家教、家风、家训;第四是“四个真”,即传播者要用真心、动真情、讲真话、传真经。健康教育唯有真心,真情;有学术,有故事;有热情,有感情;有真心,有爱心;才能真正打动人心,变成行为习惯。

    不然,健康科普很容易变成“墙上挂挂,纸上画画。没人看,空对空。”

    健康教育做得好,会像一股清泉、一缕阳光,能给人希望和力量。,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