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版)》 > 2005年第12期
编号:11117142
保持赤子之心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1日 《养生大世界(B版)》 2005年第12期
     坚定的哲学理念和卓越的文化追求是生命发展的动力。我们应尽可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建议老年人如有时间,重温一下《论语》及先秦诸子的文章。

    孔子的一生,特别是中老年时期,大部分时间是在飘泊中度过的。但是他并不因少年生活的屈辱和艰辛,因中年时期坎坷而嫉妒人类,相反,他始修保持着赤子之心。他始终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人际之间高度的道德标准,相信文化传统的力量,相信艺术的力量。孔子教导学生有四个项目:诗书礼乐等典籍文献,生活上的身体力行,为人处事的忠诚尽心。孔子戒绝了常人的四种毛病:不揣测,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孔子在自己的乡里,恭敬温厚,好象不太会讲话;他在朝政议事和讲话时,却言辞明晰畅达;在与同事们的交流中则态度中正自然,和乐轻松。但孔子决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他对待事物,是非界线是很鲜明的。当评判到当时鲁国的一些执政者时,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称也。”季氏富豪,孔子的学生求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孔子愤怒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可见,孔子的原则性是很强的。他认为乡愿者,德之贼也,他是坚决反对八面玲珑的好好先生的。

    孔子具有坚定的自信。他非常了解自己。叶公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情况。子路未答。孔子批评子路说:“你怎样不说,孔子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尔?”这是孔子对自己的生命价值观的表述,非常的准确而深刻。

    孔子强调修身学习和老有所为。在与学生们谈到各人的志向时。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否认自己是“多学而识”,而是深刻地指出,自己的主要经验是“以一贯之”。孔子对易经的整理和删改春秋,均在晚年。也就是说,即是在70岁的高龄人(当时已是高寿)他仍然没有丝毫的衰老之气,而是在勤奋地工作。

    从养生这个角度讲,我建议中、老年人适当地读读《论语》等通俗的儒家读物,起码我们可以较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与为人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象《论语》这样的书,不同的年龄段读,会有不同的体会。孔子有很多思想的闪光,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细细体味,宛如随风入夜的春雨,萌发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新的智慧的思维种子,让其生命开花、结果,这对于改善我们周围的文化生态环境,培育晚辈的思想道德水平,开拓我们自己的文化视野,均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我之所以提出适当地读读《论语》及诸子百家的书,是认为大多数人不宜沉溺于国粹的研究,而更要的是科学的素养和创造的激情。正如唐代文学家韩愈所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气之浮者大小毕浮”,因此,经久不息的激情和坚韧的理性乃是人生的支柱。如果失去对真理的追求和人生的自信,就难以真正做到“老有所为”,就会因心理的老化而加速生理的老化。老年人不宜对其他年龄段的人的事干预过多,也不可漠然处之,而是找到一种平等交流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自己始终保持一颗童心,一颗赤子心,这不但对于老年人本身的养生,老年群体的生态文化环境有好处,而且对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具有持久的感染力,对社会各个年龄段的人也会产生很好的影响。, 百拇医药(周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