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大世界(B版)》 > 2006年第2期
编号:11116513
老人看病 别听“忽悠”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日 《养生大世界(B版)》 2006年第2期
     春节晚会赵本山《卖拐》和《卖车》的小品,将范伟“忽悠”得令人捧腹大笑,其所揭示的道理不言而喻!许多老年人去就医看病时被“忽悠”,这不仅浪费钱财,更甚者就是延误治疗抢救时机,或加重病情,当今这种惨痛的教训是屡屡发生。那么为什么老年人易上当受骗呢?

    人一上年纪,患多种疾病是很普遍的现象,尤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居多。这些人大多数退休收入不高,对疾病医学知识又知之不多,故听广播看电视、报纸的广告,是获得医疗信息的主要来源。医药广告始作俑者抓住老人对新闻、报纸的信任心理大做文章。

    贯用手法:

    1、夸大病情,开药。一位患肝病的老人到某肝病中心免费体检、化验肝功能。上午去抽血,下午出结果为“大三阳”,肝功能不正常,医生告知不治会癌变,结果开了二千多元的药。后来去专科医院请专家会诊,指出其目前根本不必治疗,只做动态观察即可。

, 百拇医药     2、在老年人集中的地方办“讲座”,讲疾病危害,当场试用。许多老人患骨关节炎,走路痛疼难忍,当场试用药物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回家试用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是该药物中加入违禁止痛药。

    3、借助专家教授名义蒙蔽患者。其实真正名流专家很少涉足这个领域,而这些人大多数是一般的医生,经承包人给办上假证堂而皇之成为专家。

    4、通过各种手段打进部队医疗系统。一般三甲医院是进不去的,多选择医院、门诊及部队整编缩成的医疗机构,大肆发布广告,利用老年人对解放军的信任心理,使老年人前来看病。

    5、鼓吹纯中药无毒副作用。一位患Ⅱ形糖尿病的老人,看病一见纯中药治疗糖尿病广告,就买来试用,果然血糖下降。后来得知这种药物非纯中药,而是将优降糖做入胶囊壳内,其降糖效果是优降糖作用。

    6、医药商导演,物色能说会道的老人或名人去各种媒体现身说法诈骗,起到老者骗老者作用。
, 百拇医药
    7、将保健品说成能治病的药物。其实保健品是食品的一种,根本不能与药品相提并论。

    8、借“高科技”、“国际权威”行骗。非法医疗机构经常宣称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疗法或药物。诸如称其为世界卫生组织、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行骗。使人难辨真假,难免上当。

    9、打着免费或优惠的幌子,掏老人腰包。免费或优惠背后暗藏杀机,抓住一些老年人爱贪小便宜及防范意识淡薄等特点而使其上当。

    10、免费化验作诱饵,任意编织化验结果。无性病能化验出性病;没肝病却化验出肝病;糖尿病患者经他们化验血糖很少正常。

    为此提醒老年人注意:

    1、看病求医千万不能跟着广告走。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俗语。医药广告投资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去年1-9月,有关部门对全国电台 频道药品广告监测,在34599份中,21451份存在问题,占62%。中国保健协会调研报告2951份产品,767份是假冒产品,占25.99%,另有267种问题产品待查。
, 百拇医药
    2、初诊看病最好到大医院,已确诊的慢性病可去小医院治疗。因为大医院分科仔细,医生经验丰富,检查手续齐全,虽然花销大,可避免误诊、误治。对确诊的慢性病,都有治疗方案。

    3、最好选医德高尚的医生看病,就诊时要认真听医生对病的分析,用药后,不要只听乐观一面,还要追问失效的原因。

    4、购药要货比三家,同是一种药,同一厂家生产,差价不小。因老年人慢性病多,去大医院看病也不要一次开很多药。

    5、多了解有关自己病方面的知识很重要,是避免“忽悠”的关键。起码要知道是否能治愈,如何治疗好。若有一定文化水平,看一些这方面的医学解答,俗语说“久病成医”,那谁还会被“忽悠”住呢?, 百拇医药(孙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