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200594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1)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第10期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牵制校长、教导主任与教师精力较多的是具有问题行为的学生。所谓问题行为,是指违反校规、违反社会规范,阻碍自身健康成长的行为。具有问题行为的学生人数不多,但能量很大,影响不好。学生的问题行为,有的是品德性问题行为,有的则是心理性问题行为。由于他们形成的原因不同,处理的方法上必须区别对待才能奏效。应如何进行区别呢?先看实例。

    [例一]

    某中学一初一年级男生,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讲话不多。一天,他拿了一个空啤酒瓶,进教室后突然举瓶向旁桌一男生的头上砸去,接着又用手中的破瓶扎那位男生的胳膊,伤者头上和胳膊上鲜血直流。由于送治及时,伤者没有什么危险。学校令打人的学生进行检查,负责受伤学生的医疗费用,接受纪律处分,并张榜公布。

    [例二]

    某中学一初一年级男生,学习成绩较差,平时比较厉害。一天,他找了一块木板,还未进校门就向另一男生的头上砸去,伤者头破血流。由于送治及时,伤者没有什么危险。学校令打人的学生进行检查,负责受伤学生的医疗费用,接受纪律处分,并张榜公布。

    这两则事例发生的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但在处理过程中发现,两名犯错误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却很不相同。

    第一位学生为什么要打同学呢?待他冷静后叙述了事情的经过:“那天在家吃早饭时,妈妈又像往常那样唠唠叨叨。内容还是埋怨我学习成绩差、没出息,而邻居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如何好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