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200429
消除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教育策略
http://www.100md.com 2002年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4期
     逆反心理的心理结构及其类型

    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对抗态度,是一种反常态教育要求的心理倾向。逆反心理有正向逆反和负向逆反之分。所谓正向逆反是指对教育和个体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逆反心理,反之即为负向逆反。

    预防和消除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教育策略

    1确立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过高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

    2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 一是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二是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针对青少年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方式方法不当有关,为此,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制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4合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正效应 教师要大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因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切忌偏颇、教条,讲道理要利弊兼顾,引导学生正确进行逆向思维;在学科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逆向思维的特点,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5注重对产生负向逆反心理的学生的疏导工作对学生中已经或即将发生的负向逆反心理,切不可采用压制和强制服从的办法,要认真做好疏导工作,讲明道理,消除错误的认知因素。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2年2月26日“校园心理”版) (向传清 刘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