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200351
父母应是孩子的“心理医生”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7期
     最近,我去孩子的学校开家长会,有位家长提出:父母应努力成为孩子的“心理医生”。由于职业的关系,她的话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位家长说:学校有时会引起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这时孩子很需要父母的帮助。她举了个例子。她儿子张亮左脸颊有块小疤痕,像朵花,班里的一些学生便给他起了“花花公子”的外号,张亮既气愤又无奈。张亮跟一个女同学较合得来,常一起玩儿,闲话便来了,一些学生说他专门“讨好”女人,称他“花花公子”一点儿没错。期中考试,张亮数学没考好,班上的风言风语又起来了,说他被女人迷了心窍,无心学习,是货真价实的“花花公子”。一个孩子哪经得起这种玩笑的打击?渐渐地,张亮变得沉默寡言了,有时还有些精神恍惚,成绩也下降得很厉害。那位家长说,她多次安慰儿子,做儿子的思想工作,同时与班主任联系。在班主任批评教育了那些爱取笑别人的学生后,张亮的精神面貌才有所改变。

    这位家长的话引起了在座家长的共鸣。几位家长也谈了他们类似的体验和看法,但当谈到如何当好孩子的“心理医生”时,大家又茫然了。这时家长们把目光投向了我:“您不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工作吗,给我们讲讲吧。”

    我说:“我们共同探讨吧”。

    所谓父母当孩子的“心理医生”,其中最形象的词是“医生”。比方说,孩子有时有小病小痛,妈妈帮他处理一下就行了,不一定要去医院,这时,妈妈就可以称为孩子的“家庭医生”。那么,有时孩子不痛快、不高兴,但时过境迁,可能会化解,如果不能化解,有时则可能会发展成为心理障碍。这时父母帮助他们排解忧虑,打开心结,就很必要了。从这个角度讲,父母就成了孩子的“心理医生”。父母要处理孩子的小病小痛,就得懂点儿医学知识;同样,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心理医生”,也应学点儿心理学知识。向谁学?可以从医学科普杂志、报纸电台的医学专栏上学,也可以多听听这方面的讲座或多看看这方面的论著。

    怎样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

    观察 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非常明显,那么家长一下子就可以看出来。但很多情况下,孩子的心理变化是较隐蔽的,这就需要家长细心观察。例如,可以观察孩子的眼睛。如果平时孩子的眼睛是明亮活泼的,而且说话时是无拘无束地直视着你,那么,当他的眼神变得黯淡、呆滞,说话时回避你的眼光,这就表明他心事重重或忧心忡忡。又如,可以观察孩子说话时的状况。如果孩子说话时变得吞吞吐吐,表明他心里有矛盾。再如,可以观察孩子的生活习惯。如果孩子平日吃什么都香,这两天却胃口不开,在确定不是躯体方面的病后,应考虑是情绪抑郁影响了胃口。如此等等。

    谈话 观察不一定全面、准确,家长还应该与孩子进行必要的谈话。在拿不准谈话方向时,可以先试探一下,如先问他一些学习或生活方面的问题,逐步寻找他的“触痛点”,即孩子的“心病”。需要注意的是:对已经显露出抑郁情绪的孩子,家长应注意先安慰再谈话。

    调查 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心病”多是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这就需要家长到学校做调查,向孩子的老师、同学了解一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分析 有了以上的基础,家长就可以对得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准确摸到孩子的“心病”所在。家长只需要知道孩子“心病”的表现、原因就够了,千万不要拿孩子的情况去硬套一些专有名词,如忧郁症、强迫症等;同时也不需要对无关的人讲起,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怎样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平等对话 以谈心为主,其他方法为辅。谈心前家长一定要有所准备,即先把要说的道理想清楚。家长们常碰到这种情况,一些道理似乎心里明白,但不一定能有条理地说出来,所以要事先准备。家长与孩子双方应该平等对话。谈话过程中,家长不要怕孩子反驳,因为孩子在反驳中能说出更多想法,这样谈话才会真实,才会有针对性。有些谈话,如果针对性强,指引性强,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则未必,这就需要等待,因为谈话后孩子可能要有个思考过程,或者要有个心理平复过程。

    营造氛围 在等待孩子调整心态的过程中,还可以配合其他方法:例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里人比平时更热情地对待孩子;膳食比平时安排得丰富点儿、可口点儿;不放那些吵吵嚷嚷的流行音乐,甚至考虑把颜色太刺眼的家居饰物暂时搬走或盖起来;又如可以利用假日带孩子出去散散步、看场电影、走一次亲戚等。(文中张亮为化名)

    栏目编辑/陈 虹 于 洪 (冯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