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200285
学校心理教师的角色认定(1)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9期
     心理教师是“助学者”还是教学者

    所有教师都应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任

    务,还是应设立专门的心理教师

    心理教师是否必须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心理教师究竟是服务者还是“救火者”

    心理教师等于学校心理学家吗

    目前,制约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有三大顽石:第一,缺少独立的职业身份认定;第二,缺少统一的培养机制;第三,缺少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这三方面的问题是相互联系着的。笔者认为缺乏统一的、独立的职业身份认定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混乱的核心。

    心理教师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教师?他们到底应该干些什么?有些人天真地认为,定义这个职业应该就如同定义校长、语文或数学教师、校医的职业一样容易。但后来发现作为学校心理服务的专业人员,不仅在我国没有达成共识的定义,即使在所能接触到的外文文献中,定义也是各种各样的,这主要是因为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实践领域,对心理教师的角色作用有多种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心理教师自己、学校里的其他人对心理教师的角色认识都有较大差距。

    学校心理专业人员的称呼千差万别,我国习惯称为“心理教师”,台湾称“辅导教师”,美国称为“学校心理学家”或“学校咨询员”,英国称为“教育心理学家”,日本称为“学校心理士”或“临床心理士”等。由于美国的影响力, 目前这一职业称呼有向着“学校心理学家”统一的趋势。在我国中小学从事专业心理服务的人员被称为“心理教师”,说明我们将他们认定为教师类型中的一种,那么他们与传统教师的角色有什么样的联系与区别呢?

    心理教师是出现较晚的、教育领域的后来者,他们的任务从一开始就与学校的传统任务不同。笔者认为现代学校教育应该由三大支柱构成:教学偏重智育,满足学生认知层面的需要;行政偏重领导,满足学生集体取向层面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则重视情感与行为,满足学生更多层次的心理需要。这三方面基础不同,应该相辅相成,相互支持,不能厚此薄彼。而现实是这第三根支柱严重薄弱,主要是与支撑着这根支柱的人员——心理教师的角色有关。本文将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心理教师角色的定位与独特性进行论述。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与教育同属一个范畴,任何可以影响或促进个人生长与发展的活动既属于心理健康教育也属于教育。而以狭义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学校教育设施中,特别提供给学生的一种服务或协助,是在正常的教学以外,给学生的一种有系统的帮助。目的在于支持他们适应环境,感觉与认知自己的基本需要和能力倾向。因此二者在目的、功能和方法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从目的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都是为了帮助个体健全地成长与发展,使他们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从功能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都是改变个体行为的一种历程;从方法来看,学科教师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技术,而心理教师也不排斥一般教学方法,二者在应用技术与方法方面有相当多的重叠。

    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有如此众多相合之处,并不意味着二者不分彼此。我们在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的本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二者有许多根本的差异:一般学校教育以传授知识与学习活动为主,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以学生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的适应和情绪、行为问题的解决为主;教育教学在情感与意识形态方面具有是非价值的客观标准,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服务则以个体的个别需要为主要依据,并无绝对的客观标准,对某一学生适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或原则未必能用在其他学生身上。因此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整个教育计划中的一种个别化的活动,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能力、倾向、兴趣与需要,协助教师因材施教,主旨是为教育而服务。

    也许我们可以把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比喻为社会经济领域中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是以学制统一、班级授课、分科教学和认知优先为基本特征的,专注于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塑造或改变,自上而下规范学习者,使之标准化,造就工业社会所需要的大量人才。可以说,制造业式的教育给工业社会制造出大批劳动人才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的普遍的失败感和心理健康隐患。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恰恰产生于教育的这种负面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服务效率的提高有助于阻止和扭转教育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由此看来,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教学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冲突,心理教师也因此与一般意义上的教师之间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表现在两种专业在培养过程、身份的明确度、资格认定、角色作用、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评价手段等许多方面都有不同之处。心理教师的工作具有鲜明的服务性特征,恰好体现出服务业把客户当成上帝而满足他们个性化需求的精髓。如果说教师的任务是“教学”,心理教师的任务就是“助学”。

    二、统合说与分离说

    多年来学校教育的重点往往放在智能学习和发展方面,除非情绪与社会成分干扰了知识的学习,否则它们很少受到重视。说到教师,每个人首先想到的是他是“教书的”,普通人想像不到教师除了“教书”以外还应该做些什么,对心理教师的工作更是毫无感觉和体验。心理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与环境,创造人生的意义。换言之,他是以帮助完善人格为目的的,这与传统的“教书的”教师的工作重点明显不同。

    在学校中是否需要有专门的心理教师?或者说,是每个学科教师都应该承担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任务,还是需要设立专门的心理教师来承担这个任务?与此相似的还有一个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应该与一般教学活动分开来独立进行?就这些问题的回答,统合说与分离说都有道理。

    统合说的理由是:学校的每一个教师都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他们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了解最深,一位心理教师如果首先不是一位学科教师的话,他就缺乏与学生的接触和了解学生的机会,这对他的工作是极为不利的。另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应该纳入学校正常教学工作中。中小学校的教育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应附属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而不应再有独立的架构。与其聘用专业心理人员,不如降低师生比例,减轻教师负担,使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关心到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分离说认为:教师从根本上关心的就是知识、技能与态度的传授,他们很少有时间满足学生心理的需要,即使他们对此有兴趣,也不一定有相应的精力与能力。青少年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有专门的知识、态度和能力,这些并非一般教师所能具备的。因为一般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所受训练的重点不在于此。教师尽管十分了解学生,但这种了解并不足以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特别是随学生人数的增加,教材的专精化,教师是没有办法应对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的。如果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最后的 (王宏方)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