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200273
第三部分 中小学生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1)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9期
     第三讲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小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里的问题是指排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习动机不足

    主要表现:①上课精力不集中,东张西望,分心、走神。②不能主动完成作业,有时甚至抄袭或缺交作业。③在家长或教师的督促下才肯认真学习。④非常看重考试分数,常常为一分、两分的高低耿耿于怀。

    2学习习惯不良

    主要表现:①上课随便说话,搞小动作。②不能保持正确读写姿势。③写作业时边写边玩。④不能独立学习。⑤学习用品随意放置,经常东找西寻。⑥做事五条理,丢三落四等。

    3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方法不当在小学阶段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①学习无计划,消极被动。②学习中抓不到重点难点,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不好。③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考试时张冠李戴。④学习效率低。

    4学业不良

    主要表现:智力正常,学习成绩却明显低于同级儿童的一般水平。

    5不适应学校生活

    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在一年级学生中较多见。

    主要表现:①对学校的态度消极。②出现或多或少的学习困难。③不能很好地与同伴相处。④缺乏责任感,经常扰乱集体的秩序。

    (二)小学生情绪、情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抑郁

    主要表现:①自我评价较低,容易自责。②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活动少。③动作迟缓,疲乏无力。④情绪起伏大,爱哭,易恼。

    2焦虑

    一种是分离性焦虑,多见于学前班和一年级学生。

    主要表现:不愿上学,不愿离开家长,担心家长出意外,担心自己走失或被拐走。

    另外一种是考试焦虑,多见于高年级女生。

    主要表现:①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②学习认真,却总担心学习不好。③害怕考试,考试时过分紧张。

    3易怒

    易怒就是容易冲动、急躁、爱发脾气。这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不能及时解决,就容易形成严重的行为问题。

    主要表现:自我控制能力差,为一点小事大哭、大喊,甚至摔东西或袭击别人。

    4羞怯

    主要表现:①见到生人脸红,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也慢声细语。②上课时不敢举手,不敢大声回答问题。③参加活动时主动性不强,不敢带头或自愿去做某件事。

    5嫉妒

    主要表现:①盲目骄傲,不愿意承认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对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挑剔和贬低。②感情上自私,只要求老师对自己关心、重视,看到老师关心、重视别人,就生气,甚至怨恨别人。③与同伴相处时,喜欢显示自己,讥笑别人。④发现比自己强的人或事,轻则有意视而不见,重则想法破坏。

    6恐惧

    儿童的恐惧心理最突出的反映在对学校的恐惧。

    主要表现:害怕上学,甚至利用各种理由逃学旷课,若被强迫上学就会引起明显的焦虑和惊恐等。

    (三)小学生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失行为

    过失行为是问题行为的一种,具有情境性、偶发性、盲目性和易变性的特点,这种行为在小学生中,特别是男生中比较多见。

    主要表现:无意中违反了学校纪律或轻度触犯了社会生活准则。

    2说谎行为

    成为行为问题的说谎,在中年级以上的儿童中较多见。

    主要表现:①为了逃避惩罚或责任,故意说谎。②为获得某些东西或荣誉而不惜说谎。

    3偷窃行为

    儿童偷窃的动机较复杂多样,有的儿童是想买吃的或玩的,父母不给钱就去偷父母的钱;有的是看到别人某件好玩的东西,自己没有,于是便偷来供自己玩乐;有的是出于嫉妒之心去偷别人的心爱之物。

    4攻击行为

    主要表现:①打人、骂人,欺侮弱小同学。②占有欲、支配欲强,性情急躁。③缺乏同情心和正常的人际感情。④蛮横无理,粗暴地扰乱别人,甚至在课堂上做出各种小动作打扰同学。

    5破坏行为

    有意损坏公用物品和公用设施,主要表现在中、高年级的男生身上。

    主要表现:①破坏教室的桌、椅和其他设施。②在洁白的墙上乱涂乱画。③在干净的环境内乱扔杂物。④破坏树木,践踏花草。⑤故意损坏他人的物品等。

    6逃学行为

    小学生逃学较多发生在中高年级。

    形成原因:①儿童对家长的依恋过强,独立性和自信心差,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②学习压力大,“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加重了儿童的学习负担,使儿童产生了厌学情绪。③教师对儿童缺乏爱心,对儿童的过失惩罚太重,令儿童生畏。④与同伴关系紧张,经常遭到高年级学生的欺负。⑤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只看重分数,经常为学习问题责骂或毒打儿童。⑥受到外界不良诱因的影响。⑦儿童心理上、生理上的某些缺陷也可能导致儿童逃学。

    (四)小学生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与父母的关系

    父母的教育态度对儿童的人际交往有重要影响,如果父母教育儿童的态度是民主的、和平的,就容易使儿童形成好的人际关系;如果父母教育儿童的态度是粗暴的、专横的,就会使儿童用同样的方式与人交往。因此,如何引导家长采取积极的处事态度和正确的教育方式,以改善儿童的人际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

    2与教师的关系

    低年级的儿童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容易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独立性和评价能力的提高,师生之间往往会发生一些冲突。

    发生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由于教师对于儿童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而造成的。如儿童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交作业,学习成绩差,不遵守课堂纪律等,教师对其进行过多或不适当的批评和指责,引起儿童的不满和怨恨而导致冲突。也可能是儿童对教师本人不满,如儿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个性特征、专业能力不满而出现对立情绪,导致冲突。

    3与同伴的关系

    同伴间的交往是儿童实现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由于种种原因,阻碍了儿童同伴间的交往,如:①儿童不良的情绪、情感和有缺陷的个性特征等不能被同伴接纳,影响了同伴间的交往。②不能正确处理同伴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如有的儿童缺乏合作精神,不愿与他人合作,争强好胜,处处显示自己,遭到同伴反对,影响了人际关系;而有的儿童则缺乏竞争意识,受到同伴的忽视而影响了人际交往。③缺乏交往知识和技能,不会交往策略或不能恰当使用交往策略,影响了与同伴的交往。

    (五)自我意识、意志品质方 (曲连坤 傅 荣 王玉霞)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