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200261
高中生成就目标倾向与心理健康状态关系的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10期
高中生成就目标倾向与心理健康状态关系的研究
高中生成就目标倾向与心理健康状态关系的研究

     1 问题提出

    成就目标是指“成就行为的目的,它具有认知(如对于情景的认识、成败归因)、情感(如焦虑)和行为(如学习策略、任务选择和学业)特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是成就动机中的目标系统决定了学生的动机模型以及他们的成就行为。Elliott等通过一项实验证明,学习目标倾向组学生不管自身的能力如何,都选择困难的任务,并表现出适应性动机模型。而成绩目标倾向组的学生选择的任务则跟他们的能力水平有很高的相关。Meece等研究了目标系统对中学生的课堂学习中认知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强调学习目标的学生报告了更积极的认知投入,而强调成绩目标的学生显示出低水平的认知投入。Ablarb等的研究则发现,学习策略的使用与目标定向有关。

    我国对成就目标的研究,也支持了不同的目标倾向将通过不同的动机模型而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一结论。梁海梅等证实了学习目标通过内部动机这一中介变量对学业成就产生正的影响,而成绩目标则通过外部动机这一中介变量对学业成就产生负的影响。张咏梅等的研究也表明,与成绩目标的个体相比较,具有学习目标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完善的动机模式,即焦虑度适中,成败归因正确,学习策略灵活,愿意接受挑战性任务。已有的研究着重探讨了成就目标的认知和行为的特征,为此,本研究着重了解其情感特征。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作为其学习的一种宏观心理背景,与其成就目标之间存在怎样的一种关系,特别是在升学压力之下的普高学生与无升学压力的职高学生,他们的成就目标倾向与心理健康之间有何联系。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从福州市随机抽取普通高中(好校)、职业高中1(中等校)、职业高中2(差校)各一所,再从每所中学中随机抽取高一、高二、高三各一个班级的学生作为被试,共451人,其中有效问卷371份,男183人,女188人,基本分布情况见表1。

    2.2材料

    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王极盛根据日本学者铃木清等人编制的量表所修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查量表》,该量表共100题,分为八个内容量表,分别测查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该量表按两点量表的形式计分,得分越低,说明心理健康状态越好。据报告,该量表重测信度在0.716-0.905之间,分半信度在0.634—0.872之间,内容效度比较理想。第二部分采用浙江大学心理系徐方忠根据Button问卷所修订的成就目标倾向测量问卷,共12个问题,学习目标倾向与成绩目标倾向各6个问题,采用七点量表的形式计分,①表示“完全不同意”,⑦表示“完全同意”,分别计算学生两类目标倾向的得分。整个问卷的再测信度为0.84,因素分析表明该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

    2.3 施测过程

    (1)在施测之前对主试,即被试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培训,讲解施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采用集体施测方式,以指导语指示被试填答问卷。

    2.4数据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使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IO.O在微机上统计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高中生在学习目标倾向(L)与成绩目标倾㈦上的差异性检验

    为了了解高中生在学习目标倾向与成绩目标倾向上的总体水平差异,首先进行了两者的比较,得出L(M)6.0198,高于量表中点,表明高中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目标倾向;P(M)=4.7968,接近于量表中点,表明高中生的成绩目标倾向一般。由此可见,在高中阶段从总体上来说,学生学习目标倾向高于成绩目标倾向。在此基础上,通过MANOVA分析进一步比较了学习目标、成绩目标在学校类型、年级及性别上的差异,其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学习目标、成绩目标在学校、年级、性别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成绩目标在学校、年级、性别上差异也不显著,表明成绩目标在整个高中阶段是相对稳定的。学习目标在年级和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但学校类型不同,其差异极其显著俨表三

    根据Buuon的研究,学习目标与成绩目标是目标倾向中相互独立的两维结构,因此只从单方面考虑二者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是不够的,而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在本研究中,以学习目标和成绩目标的中位数(L:6.3333,P:5.0000)为分界点,对学生的成就目标倾向进行归类。得分高于中位数的学生为高学习目标或高成绩目标倾向,得分低于中位数的为低学习目标或低成绩目标倾向,从而将学生划分为四种类型:①高成就目标倾向组(L高P高),此类学生占被试总数的26.2%;②高学习目标倾向组(L高P低),占被试总数的25.6%;③高成绩目标倾向组(L低P高),占被试总数的24.0%;④低成就目标倾向组(L低P低),占被试总数的24.2%。这种分类与Ablarb等人的划分是相同的。通过MANOVA分析不同类型成就目标倾向在心理状态的八个维度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成就目标的类型主效应显著,其结果如表4。

    表四

    进一步的单变量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成就目标倾向组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及冲动倾向等六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分析表明,在学习焦虑上,③组的均分显著高于①组和②组,即高成绩目标学生的学习焦虑显著高于低成绩目标的学生。在对人焦虑上,①、②组的均分显著低于③、④组,表明高学习目标的学生在对人焦虑上显著低于低学习目标学生。在孤独倾向上,①组与②、③、④组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④组与②、③两组也存在着显著差异,表明高成就目标倾向的学生更不容易出现孤独症状,而低成就目标倾向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孤独症状。在身体症状上,①组与③、④两组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高成就目标的学生在身体症状上要显著好于低学习目标的学生。在恐怖倾向上,① (连 榕 石 伟 孟迎芳)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