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200226
青少年性教育的误区与出路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11期
     青少年性教育的误区之一: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空洞的说教太多,内容太抽象,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抽象性知识的“容器”

    如何进行性教育,在我国现在一般有两种方案:一是认为性教育就目前情况来看,以分散渗透为宜,不宜单独设课;二是认为宜单独设课,应把它看成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在内的综合性学科,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教材、大纲、评估等都应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这两种意见都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最好是两者的结合,以独立设课为重点,以分散渗透为补充,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性教育体系。所谓独立设课,是指设置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性行为、性法律等课程,由教师系统讲授基本的性知识;所谓分散渗透,是指通过各种活动课程(如主题班会、小组讨论、社团活动、心理咨询等)和隐性课程(如创设健康、和谐的校园、家庭、社会环境,使学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陶冶)来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渗透式教育。

    值得指出的是,在所有这些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离开了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参与,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本来就是一个自觉、主动的过程。

    因此在性教育过程中,施教者不但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一般的活动,还应当有意识地提供机会或设计专门的活动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当配角,师生互动,方能取得最佳效果。

    青少年性教育的误区之二:一些教育部门或施教者将性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单纯的性生理或性心理知识的灌输,犯了严重的“知识主义”倾向,而忽视了性伦理道德教育,违反了性教育的全面性原则

    随着青春期的来临,青少年性生理的发展必然引起其性心理的种种变化,继而也带来了性道德观念、行为上的诸多问题。性教育应该不仅让青少年了解科学的性知识,同时也应让他们获得两性相处的道德准则及社会责任与义务,掌握与异性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知识,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自制力,树立社会道德观念。

    因此,在性教育的内容中,性道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在性教育中的最大失误就是只提供专门的性知识,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选择,而没有同时把理性的、成熟的社会性道德标准交给学生,造成性行为、性环境的混乱,从而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在美国学校中所推行的性纯洁教育就是对过去的失误的一种重大改革。

    综观当前开展性教育较早且较成功的国家,它们无不是把性道德教育摆到了首要位置。这一点很值得我国借鉴。

    青少年性教育的误区之三:许多人认为性教育应该是学校管的事,社会对此无能为力,家长也不便插手

    许多家长认为家庭中公开谈“性”是一种禁忌,孩子长大后自然就会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当孩子偶尔向父母提出与 “性”相关的问题时,一些父母往往躲躲闪闪或大发雷霆,甚至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孩子思想意识有问题,而严加训斥,这种态度使孩子们认为“性”是件“坏”事情。

    诚然,由于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适宜的条件,而这些往往家长无法胜任,因此,学校应是性教育的主渠道。但学校的性教育离开了家庭、社会的配合,亦或与家庭、社会的的影响相对立,不一致,这将大大削弱学校性教育的效果,甚至使学校的性教育变得无效。

    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学校、家庭、社会在性教育上的连续性、一致性、同步性是性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谁能否认性教育最早是从家庭开始的,并且父母的影响一直存在。许多研究表明,与孩子谈“性”最适当的人是他们的父母,尽管要做一个懂得与孩子谈“性”的父母是不容易的,但为了下一代对性问题有一个健全的认识,除了老师给予孩子们性知识的传授外,为人父母者也应摒弃对性羞于启齿的暧昧态度,不断充实自己的性知识,亲切而又坦诚地与孩子讨论,循循善诱,并以身作则,视“性”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应让孩子知道“性”是每个人重要的隐私,必须持有一种严肃、尊重的态度来面对。

    如此一来,学校、家庭的性教育就能遥相呼应,相辅相成。当然,要做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性教育高度的一致并非易事,在这一方面,美国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它们提出三项措施:一是性教育课欢迎家长和社会其他人士给予配合;二是要向家长通报学校性教育课的内容,争取家长和学生就性的问题进行交谈;三是要求社会当好孩子的性启蒙“老师”。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提高家长的性教育能力和水平,净化社会性教育环境,广泛开展社会性教育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总之,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间构建一个良好的性教育的网络,才能保证这项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

    青少年性教育的误区之四:许多学校不从实际出发,坚持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

    所谓“本本主义”是指唯书和照本宣科;所谓教条主义,是指唯上,上头怎么说,就怎么做。客观上讲,由于我国地广人众,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一,各民族、地区性习俗及民风不同,加之青少年各年龄阶段性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等,实施性教育的途径、方法均不能千篇一律。

    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遵循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创造性地开展青少年性教育。具体地说,首先一切性教育活动都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学生的实际问题来选取内容,安排活动,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接受性教育是其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施教者应尽可能地全面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规律以及现有的性认知水平,从而确定适当的时机、场合、内容、方法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不分对象,不分场合,不分阶段,一切从“本本”出发,滥讲性知识,会适得其反,失去性教育的严肃性、科学性,其效果可想而知。

    青少年性教育的误区之五:许多学校的性教育工作仅仅靠一两个专职或兼职教师”孤军奋战”,其他各科教师则常常作壁上观

    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内容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性教育的积极因素。例如,政治课上,在讲人生观、价值观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恋爱观、婚姻观、性道德等的教育;文学课中,通过一些名人的高尚的爱情故事以及以爱情为题材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友谊观;美学课中可传授人体美、性别美、恋爱婚姻中的审美等;体育、音乐、舞蹈等课都可以陶冶学生的身心,吸引学生的注意,释放体内因性生理发育所带来的性紧张,减缓性压抑,避免性烦恼等。此外,在学校的各项日常管理、课内外活动中也无不渗透着大量的性教育的素材。

    因此,寓性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青春期教育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把性教育融人到整个学校的工作中去,唯有如此,性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何桂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