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200232
童心——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11期
     教育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几年的教育实践使我体会到:一个小学教师,要有对学生教育长期坚持不懈的耐心,还要有与学生心灵相通的童心。

    首先,童心能使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都知道,要教好学生,首先要征服学生那颗心。只有师生之间心灵相通,信息才能传递。刚参加工作,我总认为自己是个大学生,到小学任教,大才小用,于是对学生总是高高在上,跟他们讲话总要插上几句“之乎者也”。当时我接任的是六年级班主任兼语文课,一上任我就到班里发表“就职演说”,规定这不准那不准,学生表面上是静悄悄的,好像在聚精会神地听。可第二天早上就有三四个同学迟到,我找他们个别谈话,问他们为什么不把老师的话记住?有个学生直率地说:“老师,那节课其实我们根本听不懂你讲些什么。”

    之后我认真地反思,感到当小学教师并不是容易的事,于是慢慢地放下架子,讲话不再那么尖刻,还注意用儿童语言与学生对话,这样,师生关系才渐渐好起来。到接任第二个班时,第一节课我完全改变了方式。那天,我一走进教室,不是站在讲台上讲话,而是走到学生中间去,带着笑脸,说:“我是来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听说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唱歌唱得好,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唱歌吧。”话刚说完,学生们就鼓起掌来。我虽然不是唱歌的料,但我尽量用童声与他们融合,我们愉快地度过了一节课,歌声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下课后,学生们围在我周围,问长问短。

    有了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的一半。以后我经常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谈心,在活动中进一步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童心能使我深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要教好学生,做好班级工作,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是先决条件。小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如何拉近距离,是教师能否了解学生的关键。我认为,不管一个教师年龄有多大,只要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用童心换取学生的信任,就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为了教育的需要,我开始研究和参加儿童的课余活动。如跟学生一起跳皮筋、抛石子、做老鹰捉小鸡游戏等,与学生结成“忘年交”。在活动中,学生说的话最真实,个性特点也会显露出来,这是了解学生的最佳时刻。

    又如:班上有个学生上课时最沉默,课后又特别捣蛋,为了了解该生的个性特点,课余时间,我与她一起玩,经过两个星期,我发现该生特别活跃,表现欲也特别强烈,只因为在二年级时,有一次上课受老师的批评,说她太轻浮、不踏实,使她背上了思想包袱,学习成绩也下降了。从那时起,她开始沉默起来。了解情况后,我开始重点帮助教育,经常找她谈心,请她当领读员。她很认真负责,普通话水平也越来越高,有时我念错了,她还给我指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她代表里高镇参加全县“学习陈丽曲”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第三,童心能为学生搭起通往知识殿堂的桥梁

    如何让学生愿学乐学,这需要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要搭起一座桥梁,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切入点。我在备课、上课时,经常征求学生意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施以相应的教育教学方式,摒弃那些只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胆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如根据小学生直观性比较强的特点和讨厌空洞说教的心理特点,在上《荷花》一课时,带学生到荷塘边,让学生先观赏荷花的美景,从无意注意切人教材内容,再回到教室学课文,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这样既符合语文教学原则,又使学生易于接受。我从儿童认知规律出发,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第四,童心能唤起小学生的良知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孩子正在路旁玩耍,他们无意中攀援、摇撼着一棵即将断裂的小树,一位儿童专家路过,看到如此现象,心里很着急。但他并没有责骂他们,而是走近小树,弯下腰,做着与小树苗讲悄悄话的姿势,轻轻地说:“别难过,请不要哭了,他们不是故意的,明天他们给你浇水还不行吗?”那些儿童本以为会遭到批评,有的准备检讨,有的想逃跑,但一听到老人说小树大哭,很受感动,默默地望着老人,又望望那被折弯了的小树,脸上露出了愧色。试想:如果老人用责备的口吻训斥他们,那些儿童很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接受教育,还可能会引起其他不良后果。由此可见,童心对一个教育者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我任班主任时,时刻注意用童心换取学生的诚心与信任。班上有个男孩,个子很高,学习不用功,还经常打架斗殴、旷课迟到。每次迟到,学生们都用鄙视的眼光看他,认为他影响了班级荣誉。我走到他身旁,帮他整理那歪斜的衣领,扣上衣扣,系好红领巾,跟他小声说:“老师小时候有时上课也迟到,后来在父母、老师的帮助下才改掉的,相信你也一定能改正缺点。”经过整整半个学期,那个经常迟到的学生才基本上能按时上学。我奖给他一块毛巾,对他说:“希望你每次洗脸时就想起老师在教室门口等你,希望你能继续按时上学。”当时他挺感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努力,他终于转变了,并逐步改掉了其他坏毛病。

    几年来,我带了两届学生,在与他们相处的日子里,我体验过教育失败的苦恼与无奈,也享受过成功的快乐和幸福。每接一个新班级,学生们都用陌生的眼光看着我,但经过一年半载的共同学习、生活,我们却成了心心相印的朋友。为什么?因为童心成为了我和学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童心——教育成功的桥梁。

    童心——小学教师不竭的精神力量!

    (获首届“健康杯”征文二等奖)

    栏目编辑/于洪 (覃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