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200207
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2)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12期
     (5)立足于教师心理特点和职业发展特点

    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要取得效果必须依据主体的心理特点和职业发展特点。教师主体具有个体特性和职业色彩。

    (6)立足于中国国情,注重启发性

    心理辅导起源于西方社会,其各种理论、主导思想都带有西方思潮的影响,如“来访者中心疗法”要求辅导者应尽量对受辅者提出的疑问保持价值中立,让受辅者自主决策,辅导者处于被动地位;主张在辅导中应采取“不指导、不判断、不主动”的原则。这与西方社会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是其宣扬和解除社会对个人约束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延伸。但这似乎与我国的文化、伦理观念、意识形态不相符。这种“非指导性的心理辅导”模式与中国人的交往方式有着不可调和的文化冲突,主要体现在与中国人的社会化问题相矛盾方面。中国人的社会化过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倾向。其次,中国人的交往方式不习惯以完全平等或与不同的人进行思想交流,即中国人对辅导关系的互动性期望很高。他们期望被指导、被“照顾”、被给予。因此,在教师心理健康辅导中要避免这种冲突,就应采用启发性原则。这一原则具有中西文化的兼容性,它一方面保持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指导性,对受辅者有推动与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又保持着与中国人强调个体尊严、价值和自主性的一致,如启发性原则中的“开而弗达”、“举一反三”等。

    三、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与途径

    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是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目标的具体化,而途径则是承载内容以实现目标的具体方式。因此,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与途径也是教师心理健康辅导中必须明确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

    1 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的内容

    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内容为两个部分:发展性辅导内容和预防维护性辅导内容。前者主要着眼于教师心理素质的提升与完善、教师成长和专业化发展所必备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包括旨在增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素质与能力的形成。后者着眼于由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及其作为普通个体生涯发展中的问题所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以及问题解决后的维护,旨在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发展性辅导内容的依据是现代学校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其主要内容是旨在形成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辅导内容,包括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观念的确立和了解,对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健康基本理论、心理测量与诊断、现代教育理念和学生观、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的知识学习及文化心理素质、交往心理素养、辅导的心理素质、教育人格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也包括教师教育能力的形成,教育理念的确立和教育信念的形成。当然,对教师进行这些内容的辅导并不是使教师成为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教师,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这样的信念:具有自我发展完善的心向和能力,这种心向和能力能够推动教师形成教师职业的心理素质。其途径主要是讲座式的团体辅导、教师进修培训、辅导咨询活动、微格教学和榜样示范性的活动、改革教师评价体系等。

    预防维护性辅导内容的依据主要是,作为教师个体和一般普通个体心理健康的需要或标准,旨在预防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减少教师职业成长的阻碍。主要包括:教师生涯辅导、生活辅导、人格辅导、人际辅导和角色适应辅导等。具体内容有: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基本策略辅导,如压力应对策略、心理防御机制的正确应用、对自身职业特点的认识及由职业所带来的心理问题的认识及其避免策略;对教师职业个体各方面的心理素质,如适应、需要、动机的了解;对教师应激及常见心理问题的认识和预防策略的了解,尤其是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各阶段的危机的认识和调适措施的了解;对教师人际关系、家庭生活、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辅导与咨询;个体生活应激性事件所导致的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维护。辅导的重点在于教师职业压力的预防和辅导,即教师生涯辅导,如职业倦怠、角色所导致的适应不良的预防和维护,其中在预防维护性辅导上,心理诊断与测量是较主要的途径和手段,以便对问题进;行预防性干预。其主要途径是开设心理辅导中心,包括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一途径应与社会有关机构相互配合,如妇联、街道办事处、教育行政部门下设的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心理咨询机构等。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应帮助教师统筹生涯发展计划,帮助教师对其职业生涯发展进行管理或设计,帮助他们克服生涯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不适应,如职业压力太大、角色不适应、理想与现实的认知失调、教师行为不良等。

    2 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的途径

    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实施途径基本上是课程化和实践活动。这与教师集体的成人化有直接关系,教师已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我们认为关键途径是教师良好心理环境的创设,即包括所有教师活动的生存环境,主要是学校、家庭、社会。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应有一个良好的组织气氛,增加对教师的社会支持。具体可体现为优化人员配置、改善工作条件、增加教师参与决策的机会、实行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机制、尊重教师的需要、制定科学的教师工作考核标准、做好下岗教师的善后工作、成立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领导小组、设置专门的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并对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与支持等。

    在家庭和社会层面上,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的形式对家庭和社会施加舆论影响,使家庭和社会都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增加教师的社会支持资源。

    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辅导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的职能范围必须明确。它只是一种辅导,不同于心理咨询或治疗,有咨询性质的内容也只是教育、发展性范畴的咨询。

    (2)切忌德育化、形式化、医学化。首先,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不是进行师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虽然两者不能截然分开,但后者也只能作为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最终效应的附属物。其次,不能只在表面上做文章,即为响应社会的呼吁而简单搞个形式。要把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纳入到整个学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大体系中,从根本上真正重视起来,并落在实处。再不能走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的老路,设立个心理辅导室,挂个牌子、安排个心理辅导教师做个门面就完结了。

    (3)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应充分利用以社会为基础的健康资源,与各有关工作结合协调,使全校、全社会都来关心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4)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只是一个初步设想,只是在框架结构、理论指导性方面予以了阐述,其具体详细的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

    (5)整个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理论还未真正脱离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框架,但能否脱离、要否脱离还是个问题。总之,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的特色是必须予以突出的。

    (6)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的实践模式和实施方案不能只在理论上予以说明,必须与实验研究结合,加强关于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及教师心理学的研究。

    (7)在教师心理健康辅导中对教师进行的心理测验必须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尤其是诊断和分数解释。

    (8)在辅导内容和目标体系方面,尤其是在途径方面需加大研究力度,做出更明确的阐述。

    (9)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离不开以社会为基础的教师心理健康辅导。以社会为基础的教师心理健康辅导体系、实施方案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如家庭支持方案等。

    (10)通过教师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只是停留在理论构思上。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教师心理健康辅导,以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栏目编辑/王 莉 (叶一舵)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