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2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200178
以人为本的教学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第12期
     以人为本的教学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教师的人本意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教师应该是学生的“促进者”。他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课程计划、视听辅导材料、演示和讲解、丰富的书籍等,而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促进者”与“学习者”的人际关系中。罗杰斯认为,教师应该通过鼓励、关怀提供各种机会等来表现对学生的理解和接受,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要求来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潜能的实现。

    教学的人本追求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所追求的教学结果主要是价值的实现,学生个性的需求和兴趣的满足,感情的宣泄等。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包括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思考等。在描述课程总体目标时,不应简单地使用“理解”、“掌握”等关注学习结果的词,而应采用如“经历”、“形成”、“积极参与”等关注学习过程的词。教师要明确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活动。教师不仅要与学生沟通,形成感情和思想上的共鸣,还要能够通过一定的媒介或渠道,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学生身上,这将有利于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自由选择和接受挑战,自发地参与学习活动。

    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学注重人的整体性和发挥人所具有的潜能,强化人的全面发展等,这些观点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积极的借鉴作用。要把教育目标和操作措施定位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上,要让学生明白:

    1 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具有选择的权利,学习过程中不能逃避选择。现实中很多学生总是依赖教师和家长的选择。

    2 自己既然具有选择的权利,那么就可以自由地确定自己想要的目标。

    3 对于自己做出的选择有义务去承担责任。

    (本文获首后“健康杯”征文优秀奖) (陆晓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