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200148
将心血化春雨 催开桃李满庭芳(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1期
     一、“用20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只有在学会用15种至20种声调来说‘ 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20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才能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

    班主任的心理辅导也正如此。

    在任何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学习能力、人格特点、行为表现都会有所差异,都会表现出好、中、差的区别。班主任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班风、学风,要使全班的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和进步,需要积极、耐心、细致地进行班级个别心理辅导,这种个别心理辅导的对象主要包括优等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 后进生”三类。

    从教育的平等性来说,每个学生都享有同等教育的机会,享有同等接受心理辅导的权利,班主任不能因个人的喜好而对学生有所偏爱。

    从学生的发展观来说,每个学生都处于成长发展期,所以,学生的好、中、差是相对的,是变化的,是可以转换的,班主任要让学生朝着自己的“ 最近发展区”前进。

    从教育的人才观来说,每个学生都可能成长为优秀的人才(某个方面突出的人才,不一定要全才),班主任可从人的知识和能力有大小,但都可能成长为人格健全的学生这一点来重视对学生的塑造和培养。

    从对学生的评价来说,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能耐挫力较差;学习进步缓慢的学生可能做事仔细,忍耐力强;一些老师眼里的“ 后进生”,其组织能力、活动能力有可能显得非同一般。

    班主任要通过对班级中每一个学生情况的了解,摸清底细,掌握每个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师生相互信任和情感交融的基础上,选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来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心理辅导。

    二、对优等生的心理辅导

    优等生是班级中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大多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突出。在班级中,优等生属“领导阶层”,是学生中的骨干,老师的得力助手,由于深受老师和家长宠爱而难免有一种洋洋自得的优越感。

    1 优等生的心理特点

    (1)自我感觉较好,自我评价较高

    学习成绩的优秀使优等生比其他学生体验了更多成功的快乐,获得了更多的赞扬,所以他们容易产生较强的自我优越感。同时,由于家长、老师对他们都寄于较高的期望,所以往往使优等生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

    (2)求知欲较旺,上进心较强

    优等生对各学科都感兴趣,发展均衡,能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能保持旺盛的精力。他们有较强的钻研精神,学习的自觉性、进取性、探索性较强,但也会对一些他们自认为与学习无关的无意义的活动(如劳动类、体育类等)缺乏兴趣和热情。

    (3)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优等生大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能严格要求自己,能自觉抵制不良习气的侵蚀,有较强的是非辨别、判析能力,性格活泼开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注重个人仪容仪表,富有理想。

    (4)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

    优等生大都从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习做事讲规律、讲效率、讲质量。多数优等生重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做出调整,改进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使他们的学习形成了良性循环,更容易取得成功。

    2 优等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1)“优越感”容易导致骄傲自大和虚荣心

    优等生有的往往会认为“成功”是自己聪明和努力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对老师的关心和培育不以为然,对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不屑一顾,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加以掩饰。

    (2)“阳春白雪”容易导致曲高和寡,处世冷漠

    由于优等生在班级中占据“ 领导岗位”,对同学多发号施令,所以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出现“ 高处不胜寒”的心态,尤其在初、高中阶段,一些优等生往往对班集体工作不愿关注,对周围的人和事不感兴趣,使自己逐渐束缚在无形的“茧”之中。

    (3)“常胜将军”容易导致嫉妒心理,影响发展

    优等生如果只看到自己“ 优等”的一面,而看不到自己欠缺的一面,如果只看到自己的好成绩,只希望永远“ 常胜不败”,就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这种嫉妒心理,会使自己失去朋友,会使自己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会使自己不断地处于嫉妒、压抑、自忧的心境中。

    (4)“顺风顺水”容易导致焦虑,缺乏耐挫力

    相对而言,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优等生比其他学生更易体会到 “顺风顺水”,一旦处于逆境,或受到较大的风波,优等生往往比别人更容易产生焦虑,缺乏应对挫折、克服困难、重新调整自己的能力。

    3 优等生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1)“偏爱”要得法

    班主任偏爱优等生是正常的,但偏爱要得法。既要看到他们的优点,更要看到他们的缺点,要严格要求,不迁就缺点。在偏爱中偏重对优等生的心理疏导,使他们正确对待成绩和荣誉,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断调整自己前进的目标。

    (2)重视集体主义教育

    通过集体主义教育,使优等生进一步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优等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鼓励他们关心他人,与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增加实践活动

    优等生往往埋头于书本中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少。班主任要积极地创设各种机会和条件,使优等生多参加各种课内外活动、体育锻炼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认识到活动能强健体魄,调适情绪;能运用知识,拓宽知识;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能不断创新,增长才干;能了解社会,开阔视野;能全面发展,“ 优”者更优。

    (4)给一点“挫折”

    “ 昭昭者易折”,因此要多让优等生面临一些挫折,遭受一些挫折,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会正确地解剖自己,多看到自己的不足,多以人之长比己之短。

    三、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一个较大的群体,主要包括暂时型困难学生、能力型困难学生、动力型困难学生和整体型困难学生。

    1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

    (1)性格造成的困难

    主要表现是意志薄弱,缺乏克服学习困难的顽强意志,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遇困难易退缩、消沉。

    (2)动力造成的困难

    主要表现是缺乏自信心,只要遭受一次小的失败或挫折,往往就否定自我,产生惶恐和逃避心态,一蹶不振,导致学习动力、学习意志和学习兴趣上的衰退。

    (3)环境造成的困难

    在出现暂时的学习困难时,教师、家长没有给予应有的鼓励,班级没有良好的氛围,给学生造成了一种不应有的压力,会使学生“ 雪上加霜”,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的信心。 (程剑鸣)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