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200102
小学师生人际交往技巧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3期
     师生之间的每一次交往都是“教学相长”的时机,教师的示范、引导、激励等作用对于学生来讲非同小可。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顺利地开启学生心扉,催其奋进。

    一、语言交往技巧

    语言交往分为“说”和“听”两个方面,一般以达意功能为主。教师善于交谈、真心聆听,能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师生顺利交往。

    说的技巧要使学生愿听、爱听,关键在于教师“说的技巧”。教师在说话或讲课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话题要有针对性,适合小学生的特点;

    2. 语言要简练、通俗、生动;

    3. 语音要有美感,宏亮圆润,清脆流畅;

    4. 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听的技巧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善听,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在与小学生交流或听小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能听清、听懂、听出“弦外之音”,并在必要时辅以点头或微笑等动作。因为在学生讲话时,教师认真聆听的行动本身,就在无声地告诉学生:“你是一个值得我听你讲话的人。”学生觉得自己被尊重,对教师的好感油然而生,双方的心理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耐心听取学生的“诉说”,善于在聆听中发现学生说的过程中的每一个“美点”、“闪光点”,并及时激起对方“说得更好”的强烈愿望,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交往的自信心。

    比如:有些胆小的学生在与人打交道时,一说话就脸红,一见陌生人就紧张。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主动充当他们的第一听者,鼓励他们畅所欲言,自由表达想法。这样,依靠学生个人的努力,主动改变自身存在的弱点,羞怯、胆怯心理就会逐渐克服,自信心就会逐渐增强。

    二、非语言交往技巧

    非语言交往一般以传情的功能为主,作用于视觉,产生动态的直观形象。它主要通过目光、声调、表情、体态、距离等非语言行为和人际空间距离等进行沟通。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教师的言行举止所透露出的情感信息,能被学生敏锐地捕捉到,并迅速反馈出来。

    目光技巧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惊奇、疑惑、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致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因此,教师的眼睛也有“说话”的能力,眼神的作用是万万不能忽视的。

    一般来说,正视表示尊重,斜视表示轻蔑,双目炯炯会使听者精神振奋,柔和、热诚的目光会流露出对对方的赞许、鼓励和喜爱。谈话时,两眼应接触听话人脸部,目光自然、亲切,以眼神传真情。当然,因为自信心的关系,过多的目光接触也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

    声调技巧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声调在不同的场合说出来,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思和感情。一般情况下,柔和的声调表示坦率与亲切;高、尖和略带颤抖的声调表示恐怖或过度激动;用鼻音或哼声则显示傲慢、冷漠、鄙视和不服……音随意转,气随情生,略带音乐节奏感和旋律美的语调往往更容易引人入胜。

    表情技巧教师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应尽量做到:目光中饱含深情,微笑中流露热爱,态度中蕴藏期待,表情中充满关怀。教师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输送出爱生的信息,被学生接受后又迅速反馈给教师。通过以情传情,以情感人,较好地促进了师生的情感共鸣。

    体态技巧一个自信心和感染力很强的教师,其“气宇轩昂”、“精神焕发”的气质和形体动作就是一种无声语言,它可以感染和激励学生。

    比如,“手势语”具有丰富的表达力和想像力,它动作变化大、快、多,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适当、自然、协调的“ 象形手势”、“ 象征手势”、“ 指示手势”、“ 情意手势”,能给人以清楚的提醒、提示和警示。

    距离技巧人都有一种保护自己个人空间的需要。美国科学家萨默曾做过一个实验,发现两个人能进行轻松谈话的最佳人际距离不超过5.5英尺。把这项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之中,一方面能使学生准确地获取教师输出的情感信息,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能使教师有效地控制学生情感,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

    比如:教师在与学生单独谈心时,如果谈话内容比较宽松,学生的心情也不错,则选择较近的距离效果最好;如果是批评教育,或者学生当时的心情很差,则选择较远一点的距离效果好些。教师经常走近学生,拉拉学生的手、拍拍学生的肩,这种近距离交往,既表示赞许和鼓励,又可以培养和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师生交往心理调节技巧

    师生交往是一个双向心理互动的过程,只有正确地认识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彼此的积极性,共同实现交往的目的。

    真诚的笑容技巧 守诺言、讲信用、负责任、热忱与开朗,正是教师具有吸引力的气质。诚心赞美学生的长处,给学生以快乐,这是鼓励和鞭策学生扬长避短、不断上进的催化剂。

    “虚”、“实”结合技巧师生交往是目的性很强的教育性、启发性交往。表扬与批评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手段,其反差要“ 强弱”适度、“虚实”结合,对甲的表扬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乙的批评。教师在表扬中要坚持“ 虚实”结合,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加点适度的夸张,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期望。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

    总之,交往的方法和技巧都是“ 死”的,只有在被人掌握了之后,才是“ 活”的。师生人际交往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苏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