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200110
在抉择中成长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3期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理性的、善良的、值得信任的和能对自己负责的,有正确的人生取向;若把人安排到适当的环境中,就可以促进人努力,有可能达到“ 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人本主义的观点表明人的本性是积极、乐观、向上的。可见,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指导的情感教育要求:教师以肯定学生本身具有能力去有效地解决他们个人的情感问题为前提,创设一种环境与氛围,尊重他们积极向上的本性,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与感受,让其自我调整、自我成长。

    正是基于以上理念,我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特点,作了“ 抉择”的尝试。

    抉择的过程是痛苦且必需的

    高二年级的学生既没有高一年级学生的兴奋与热情,又没有高三年级学生的安静与勤奋,显得浮躁与不安定。怎样才能让他们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呢?

    上课之初,我简要介绍了高二年级学生现阶段可能有的状况,之后向他们表明我希望和他们共同经历一次“ 抉择”,来探讨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学生:要和我们探讨我们究竟需要的是什么?真是无聊,一堂课就能找到答案?!不过也只有看看了!

    老师:请拿出纸和笔,冷静考虑后写出五个(件)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或事。

    学生:我忽然怔住了,最重要的?五个??我开始用心对待了,因为这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经过我心灵的天平无数次地衡量过后,终于写下了:

    妈妈爱人事业朋友 金钱

    可见,学生在这时开始投入到我所提的问题中来。

    老师:生命中能拥有所有,那是再幸福不过的。然而,每个人在生命当中都会面临选择,甚至不得不舍弃你认为最重要的人或事。现在,你必须从这五个中放弃两个,体会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并把你的感受附在旁边。

    学生:放弃两个,我想怎么可能,这关系着我的一生,不能放弃任何东西。但是,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有得必有失,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全部,人生不是坦荡如纸的。我把金钱划去,因为我还有事业;我把朋友划去,因为我还有既是爱人又是朋友的他(她),而且是最真实的朋友(有早恋的倾向)。

    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进入了抉择的情境,他们的选择会很难、很痛苦,甚至表现出宁死也不愿舍弃任何东西。但我们一定要鼓励学生去选择,因为也许生活就会这样——必须痛苦地前行。

    老师:现实有时是很残酷的,磨难并不会因为我们正经历磨难而不降临在我们身上。痛苦地再抉择,请把剩下的三项再划掉一个,同时请把你的心情写在旁边。

    学生:我爆发了,我不能再失去任何东西了!我吼了起来,仿佛是在与那个残酷且不尽人情的阎王争抢我的生命。然而,我却又无语,继续进行着我的第二次抉择。这次我留下了妈妈和事业,因为也许爱人会在你风貌逝去的时候将你抛弃,而妈妈是永远也不会那么狠心遗弃自己的孩子的,事业是不能够抛弃的,它是我生命的基础和能源。

    可见,学生这时更痛苦,更难抉择了,他们完全进入了对生活、对人生的体验与思考的情境(可能会走出早恋的误区)。我给予他们理解、支持与鼓励。

    老师:请做最后一次抉择,选择一个,划掉一个。

    学生:这次我接到指示后,没有惊讶,也没有怒吼,因为我知道人生也许就是这样:只有当生命被逼迫到最后边缘时,才会有这样沉痛的放弃。我选择了事业。在下这个决定前我很矛盾,为什么现实总是如此,留给人没有余地的、心甘情愿的痛。如果我没有事业,我和妈妈都不会过得幸福,那样能让她快乐吗?那是一种真正的孝顺吗?

    如果她离去了,我就失去了所有,我连自己也会失去,那样她会感到欣慰吗?不会!如果她离开了我,我照样好好地活着,那样她才会高兴,她会以我的快乐为快乐的,因为我就是她生命的延续。

    当抉择到了最后,学生从舍弃的痛苦当中慢慢理出了头绪,他们不再痛苦了,反而表现出觉醒的快乐。

    在抉择中看清自己

    老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在抉择的过程中的感受和现在的想法。

    学生:抉择的过程是残酷而又痛苦的。尽管如此,我为自己经历了这种残酷而又痛苦的选择感到幸运,因为,它让我这个不太清醒的学生知道了“ 我最想要什么”,“我会因此做些什么”。

    学生:每一次放弃都是对生活乃至生命的思考。回顾走过的生命历程,蓦然发现自己很爱爸爸妈妈……

    学生:每一次选择都很容易,没有沉痛的放弃,也没有无可奈何,我感到没有人关心我,没有人爱我,孤单的角落总是属于我…………

    这堂课最感人的地方是在最后,学生们真实的毫无保留的情感宣泄让他们轻松了、愉快了、更清醒了,实现了促进学生自我调整、自我成长的目标。学生的倾诉与聆听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我呢,也从学生的语言和表情当中获得了许多平时不可能知道的信息,为课后的个别咨询做好了铺垫。

    给心理老师的几点建议

    纵观“ 抉择”的设计,老师的教学有这样一个过程:

    创设情境师生互动感悟生活 分享收获

    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取得预期效果,心理老师应注意:

    1. 多观察、多询问、多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 掌握对学生表现真诚的热情、尊重、喜爱和接纳的技巧。

    3. 老师角色定位为:不仅是老师,还应是能真正体会学生的情感与经验的朋友。

    4.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正和他们一起思考、努力。

    5. 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理清思路。

    6. 在课内外与学生的交流要真诚、坦白,不回避自己的不足。

    7. 对学生不持评价性的态度。 (易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