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200100
会飞的卡片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3期
     “我们的卡片又回来了!”四、五两个年级的学生奔走相告。

    原来,前几天六年级的几个学生到四、五年级的教室里“拿”了几张卡片,折叠成长25厘米、宽4厘米左右的三四层的硬纸片,一边走,一边到处甩,不是向桌子甩,就是向窗台、楼梯扶手甩,尤其对女同学甩得更起劲,不但频率高,而且力气大,还不到一天,就有十五六个女生前来告状。我对这几个调皮学生第一天的表现没有做出任何表示,仅仅是一边观察,一边思索。

    第二天,这几个学生见老师没有做出任何表示,更加有恃无恐,又从四、五年级教室里“拿”了更多的卡片,一有空就甩,甚至上课时还在偷偷地比划,课间及放学回家,也甩个不停。下午放学后,我把这几个学生专门留下,请他们拿出叠好的卡片,扛上凳子,到操场一端的空地上,先在凳子上画个人形,当作攻击的目标,使劲地向“他”甩,并且每位“甩将”配备一名记数员。我还规定以2000下为基数,进行一次小小的竞赛,以次数最多者为胜。我还悄悄告诉那些记数员,不能多数,只能少数。起初,耷拉着脑袋的几个学生一听到我的话,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个个磨拳擦掌。我说“开始!”这几个学生立即全身心投入到了战斗中,有的用一只手甩,没劲了就换成另一只手,两只手轮番上场猛甩;有的同时用两只手甩,上下翻飞,左右开弓,犹如风卷雪片一样,让人眼花缭乱,还真有点儿比赛的阵式。2000下过去以后,一个个额头上密密匝匝布满了一层细细的汗珠,手腕痛了,胳膊酸了,频率慢了,人也有点蔫了,但在争强好胜的心理支配下还在硬撑着。

    到了第三天,就有一个学生不好意思地宣布他不再甩卡片了。剩下的几个学生似乎意犹未尽,照甩不误。下午放学以后,我继续留下他们,并告之:“你们是昨天的优胜者,今天以4000下为基数,看谁是今天的优胜者。”这次,他们几个人甩的时间不算太长,就跟条件反射一样,累、酸、疼是他们最切身的感受和体验。但我仍继续鼓励他们:“说了算,定了干,说了不算不叫男子汉。”4000下结束后,他们当初的劲头早已荡然无存了,我看时机已到,就趁热打铁,把这几个学生集中起来,共同探讨和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通过我的说服教育和他们的切身体验,这些学生认识到:

    1. 不经他人同意,“拿”人家东西的行为非偷即盗。

    2.“拿”了其他年级的教学用品,不但影响了其他年级同学的正常学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损害了自己在同学中的名誉和形象。

    3. 为挽回既定事实的恶劣影响,重树自己的信誉,他们的意见出奇的一致:首先,向四、五年级的老师和同学公开道歉;其次,主动退回被“拿”走的幸存完好的卡片,损坏的部分几个人一起到书店去买。

    一场恶作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了圆满解决。

    在对上面个案处理过程中,我用了行为疗法中的厌恶疗法及负强化的理论和技术。

    厌恶疗法 是将某种负性的不愉快的刺激及厌恶反应(如疼、痛、酸、涨、累等)与学生的异常行为(如甩卡片)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因感到厌恶而主动放弃该行为——甩卡片。

    负强化技术 是通过取消厌恶刺激,以增强学生正常行为可能性的行为治疗技术。负强化技术主要用于增加学生适应性行为。这些方法通常用来治疗儿童的不良习惯和异常行为,使其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只要他们见到或想到“甩卡片”的情景就产生疼痛、害怕等厌恶的情绪反应,从而消除甩卡片的不良行为,建立新的适应性行为。

    使用这些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厌恶疗法和负强化疗法会带来不愉快的消极的情感体验,施治时要考虑量的大小,不能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使其产生逆反心理。

    2. 要及时进行治疗,控制好施治的时间,过于超前和滞后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 厌恶疗法、负强化疗法应与其他疗法充分结合起来,尽量缩短施治时间,提高施治效果。

    4. 在采用厌恶疗法、负强化疗法消除不良行为的同时,还要以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并及时予以正强化,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吕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