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200010
论创新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1)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7期
论创新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一个世纪前,许多学者认为天才或创造力建立在心理失调的基础上。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天才是在完成杰出成果以后才表现出心理异常的。目前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创造潜力的发挥需要以心理正常作为基础,因此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一、创新教育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使创新潜力变为现实

    一提到创新,许多人往往会产生误解,以为这是少数天才的特权,一般人望尘莫及。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40年前,卡尔文·泰勒(C.W.Taylor)就认为,创造力实际上存在于所有年龄、所有文化背景中,以及在各种程度上所有为人类工作和努力的领域中。换言之,人人都具有创新的潜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人天生具有积极探索周围环境的需要,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心,即认识与理解的需要。这种认识与理解的需要是个体的一种强有力的需要,在这种需要的推动下,个体会产生一系列活动,而这些活动,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活动的基础。由此可见,所有个体天生即具有一种潜在的创新能力。例如,人类的好奇心、想像力和求知欲望等,这将贯穿于其成长与发展的始终,并在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具体呈现出来。

    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挖掘学生具有的这种潜在能力,使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2.创新教育中须贯穿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存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当然离不开教育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实践,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就必然成为创新教育目标的一项具体实践。从邻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特点。

    20世纪80年代,日本为了提高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进行了一系列深刻、持久的教育改革,其教育改革的主题就是:在“轻松愉快”中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具体内容包括:承认个体间存在的差别,提倡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并使之自由发展;增强孩子的自律性;培养孩子与人相处、交往的能力,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精选学习内容,精简课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等等。从日本所实施的教育改革的内容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其中的许多方面都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

    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韩国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为目标的“教育革命”。在其教育改革方案中规定:中小学实行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创造力为重点的教育转移;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改革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减轻学生负担,消除课外补习热,在使学生愉快地生活和学习的同时,自我得到充分发展等等。韩国实施的教育改革,也很好地印证了“心理健康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具体实践”这一观点。

    同样,在我国,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例,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际上,这些做法中的相当部分也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显然与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完全吻合的。

    二、心理健康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儿童青少年作为潜在的创新人才,他们从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必须以个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康为基本条件。因为现代神经生理学家认为,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会把创造潜能付诸实现,才能成为创新人才。那么,什么是创新人才,他们又具有哪些创新素质特征呢?我们认为,创新人才主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三个方面的特征。

    1.心理健康有助于激发人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或创新意识,属于创新素质结构中的动力系统,是创新活动的发动机,主要包括好奇心理,探究兴趣,创新的动机和需要,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进行创新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那么,这股创新的动力从何而来?

    马斯洛认为,当个体的某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时,身心就会失衡,产生心理病态。确实,任何基本需要的满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都是向心理健康的方向迈进了一步。不断增加的需要满足,也是一系列不断增加的心理健康程度。因此,所谓个体心理的不健康,其实质就是其心理上的某种需求(如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长期处于匮乏,因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病态。马斯洛明确指出:“需要满足的程度与心理健康的程度有确定的联系”,自我实现者比一般人更健康;满足了自尊、归属、安全、生理需要的人又比只满足了归属、安全、生理需要的人健康,以此类推。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较低层次需求的匮乏,会直接阻碍个体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的需要、求知和美的需要)的产生和增强,而这种更高层次的需求,恰恰是创新精神的源动力。人们创造性的发挥,可以说是他(她)自我实现需要被激励时所表现的特征,是其能力发挥的最佳状态。由此可见,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旨在为儿童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因为心理健康水平的低下,完全可能抑制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萌发。如图1: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心理的不健康与个体较低层次需求的匮乏密不可分,但更高层次需求的降低,却是创新精神受到抑制的根本原因。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还存在着独立的第二层次的需要,即认识与理解的需要,它们也可构成个体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创新的源动力。同时,由于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心理健康的状况也因人而异,这样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表现形式也势必多样化。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要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2.心理健康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人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属于创新素质结构中的认知系统,主要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想像能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

    心理学家指出,具有天赋创造力的人,其创造力的发挥程度,不取决于心理健康或基本需要的满足。然而,对一般人的创造力而言,心理健康或基本需要的满足又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情绪就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镇定、乐观的情绪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顺利进行,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提高创造效率;而焦虑不安、悲观失望、情绪波动,都容易抑制思路,有碍于创造性活动的进行。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有九种不良情绪困扰着人们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的发挥:①害怕,②不痛快,③懊悔,④孤独感,⑤无信心,⑥生气,⑦失望,⑧难过,⑨挫折感。而镇定、乐观也正是心理健康者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吉尔福特(J.P.Grilford)的研究表明,尽管每个儿童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能,但由于心理健康水平高的儿童比其他儿童善于对待他人的批评和社会的压力,并对此采取更为合理的取舍,因而他们在创造力的测验中成绩更高。由此可见,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使个体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俞国良)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