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3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199955
第七部分 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2)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年第9期
     4.社会影响因素

    在教育社会化的今天,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更加复杂化、多样化。改革开放后,随着大量西方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带来不同文化反映出的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矛盾,社会文化中的不健康因素也大量增加,许多书籍、计算机游戏软件和影视作品中带有不利于小学生成长的内容,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格的发展。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人际交往中的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加剧,这种社会生活环境,也容易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中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一)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概念和类型

    1.心理障碍的概念

    关于心理障碍的界定,通常使用四种辨别标准:运用心理测验的结果,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照社会习俗和规范,观察当事者的痛苦程度。上述常用的辨别标准都有某种缺陷,如心理测验本身的信度、效度及其实施中的问题,统计处理中对正态分布划分的主观性和对两端的价值评价问题,社会习俗规范的文化差异和社会历史发展影响的问题,观察对象的痛苦程度与其心理障碍并不一一对应的问题等等。所以,我们在辨别、了解心理障碍时,应该同时综合运用上述四种标准,联系个体的整个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全貌,才能正确界定心理障碍的问题。

    心理障碍,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心理的失衡、失调现象,是人的意识流动不通而引起的异常心理行为反应。类似的概念有:行为异常、心理异常、心理变态、心理疾患、精神障碍、精神疾病等。具体地讲,是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它往往使人产生认知偏差,情绪偏差,作出不适应、不理智,甚至极端错误的行为反应。

    2.中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

    中学生心理障碍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

    (1)认知失衡性心理障碍

    这一类型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认知上产生矛盾而引起的,如对社会生活方式以及群体生活习惯不了解和缺乏认识而采取的过激、鲁莽、无知的行为反应;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评价过低,缺乏自信,一遇难题就头脑发胀、手脚不灵,经常表现出过度焦虑、惶恐不安、神情恍惚的反应;对自己的人格缺乏自知,尽管经常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但从不吸取教训,加以改正,仍然我行我素,表现出盲目的冲动性反应;对别人的缺点、优点不能正确对待,常采取不合实际的攻击言论和行为反应;在社会交往中常表现出来的偏见、多疑、嫉妒、敏感、保守反应等,都是由个体心理上的认知冲突、认知失衡而引起的心理障碍。

    (2)情意失衡性心理障碍

    这一类型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内外部原因引起的个体内部的情感意志失去平衡,从而导致出现低落、消沉、激怒、绝望等反常情绪表现,并在行为上出现某些相应的反常举动,如常受到教师或家长的冤屈、责骂,受到同学的无端猜测或嘲弄、羞辱,使中学生心理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陷入了高度受压抑和恐惧之中的情绪反应;在无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高考落榜、考试失败而引起的高度悔恨、内疚、自责反应;由于多次考试低分受到指责和训斥,而引起的遇到考试、见到分数就犯愁的焦虑反应;由于受到恐惧情境的刺激,大脑皮层细胞对恐怖情境极为敏感,一遇到恐惧情境就吓得胆颤心悸,甚至陷入麻木状态的恐惧反应等等,都是由于个体情感意志上的冲突、失衡而引起的心理障碍。

    (3)欲求失衡性心理障碍

    这一类型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学生欲望和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在心灵上产生一种强烈要求补偿不足而现实又不予满足而引起的心理失衡的表现,如中学生由于亲人去世或家庭的瓦解,使他们迫切感受到需要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关怀,而实际上又不可能失而复得,这就可能使他们整日郁郁寡欢,甚至变得哭笑无常,致使学习成绩急速下降;中学生迫切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与信任,希望教师尊重他们的人格,若教师不顾实际,任意地指责、羞辱、嘲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就会对老师产生敌意,甚至以破坏公物等方式来与教师作对;中学生期望自己的师长人格高尚,学问功底深厚,能给予自己指导和帮助,但老师水平不如学生所望,不能满足学生欲求,就会使中学生产生一种无法解脱的精神痛苦,产生种种不满的异常举动;与人交往是中学生正当的需求,若不能满足,就可能产生孤独、抑郁、冷漠、畏惧等不良情绪障碍和倔强、离群、不协作等不良行为。上述都是由于个体欲求上的冲突、失衡而引起的心理障碍。

    (二)中学生行为异常的心理学因素

    1.紧张状态和消极情绪

    紧张状态都要伴随某种情绪反应。一般来说,情绪活动可分为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两大类。伴随紧张状态而出现的消极情绪是指愤怒、憎恨、忧愁、恐惧、焦虑、痛苦等。这些情绪的产生一方面是作为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必要反应,能动员机体的潜能,去达到重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另一方面,这种消极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又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使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或造成生理机能的失调。如果消极情绪非常强烈或持续出现,甚至会引起心理机能或生理机能的病变。例如,在狂怒或恐惧等强烈的激情状态下,就会出现意识范围狭窄、判断力减弱、失去理智和自制力,甚至引起正常行为的瓦解。

    2.动机的冲突

    动机的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同时存在着一个或几个追求的目标,由此产生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动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动机冲突的情景是经常发生的。例如,中学生一方面要家长的供养,另一方面又受着家长的限制。这时,中学生就有依赖于父母和独立于父母这两种相反的动机,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情绪波动,陷于困惑和苦闷,影响心理健康。

    3.挫折的情景

    在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挫折情景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怎样对待挫折情景以及耐受力如何,各人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不能忍受挫折的打击,往往会产生攻击、退化、执拗或妥协等不良行为。能忍受挫折的打击而保持自身人格完整与心理的平衡,这是适应力好和心理健康的标志。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能在生活经验中体验到挫折是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不必逃避,也无法逃避,能够面对现实,并在可能的范围内予以克服。中学生的挫折耐受力和其他心理品质一样是可以经过学习或锻炼而获得的。因此,在学校里,教师不仅要教育中学生有意识地容忍和接受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挫折情境,鼓励他们在失败后还能再接再厉,而且有必要提供适当的挫折情景以锻炼中学生的耐挫力。

    4.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在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例如,有—位同学比赛得了第一名,有的学生就会说:“假如都得第一名,不全是最后一名了吗?我才不去得那个第一名呢!”这种说法可以使这些学生摆脱自己因成绩不好而产生的自卑、挫折感,而暂时获得安慰。人们常说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可以说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个典型。

    心理防御机制有两种作用,一种是积极作用,可以暂时解除痛苦和不安;另一种是消极作用,可以理解为“自我欺骗”。我们应尽量地引导中学生发挥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的产生。 (朱桃英等)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