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3199837
我国中小学缺乏创新能力的心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2期
     我国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年级的增高呈现下降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认识了科学上的几种心理效应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与我们的社会、家长、教师的某些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众心理效应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著名的“毛毛虫试验”。他把若干条毛毛虫摆放在一个花盆边缘上,使它们首尾相连,围成一整圈。再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然而,由于这些虫子有“相互跟随”的习性,致使它们首尾相接,一个接一个地在花盆沿上蠕动着,谁也不偏离“轨道”。七天七夜之后,这些虫子全部饿死在花盆沿上。

    如果毛毛虫中有一只稍微与众不同,敢于打破这种相互跟随的定势,它们就能马上改变整体的命运,告别死亡。

    人类的“从众心理”也是相当强的,总是习惯于固有的“思维模式”或“行为方式”,因而禁锢了创新能力的发展。如果我们善于打破传统僵化的思维模式和习俗,冲破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就会摆脱绝境,从而获得从容洒脱的人生。

    在学生群体中,“从众心理效应”是十分明显的。例如,穿牛仔服、染发、戴首饰、吃零食、穿名牌、高消费、没钱借着花等诸多习气,一旦群体中有部分人这样做,那么另一部分人就会追逐效仿。尽管家长、教师指出这样做的危害,但他们仍会效仿着行动起来。

    有些中小学生不分美丑、不辨是非,只看流行,认为凡是流行的就是新潮的、美的、酷的。群体中的这种盲目“从众心理”势必扼杀学生独立思辩的意识,造就的只能是一些无头脑、无思想的、流俗的“混混儿”。

    正如爱因斯坦指出的:“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始终放在首位。”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是跟着教师转,总是随着同学跑,而应该促使每个学生学会自己去理解、去体悟、去掌握。只有通过自己努力理解了的知识和道理,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把他们送上独立学习的道路。

    自我限制效应

    有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普通跳蚤一般可以跳30多厘米高,将若干只跳蚤分别罩在高度为10厘米、15厘米、20厘米、25厘米、40厘米的透明玻璃罩下,经过几天的喂养后,拿去玻璃罩。结果是:在10厘米玻 璃罩下生活过—一段时间的跳蚤已跳不过10厘米,在15厘米下的跳不过15厘米,在20厘米下的跳不过20厘米,在25厘米下的跳不过25厘米。只有在40厘米的玻璃罩下的跳蚤才保持了跳30多厘米的正常水平。

    科学家们根据实验结果指出:具备同样跳跃能力的跳蚤,在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限制时,它们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就自动地对自己的生理机能进行了“修正”。而当外界环境中的限制因素消失时,跳蚤们的正常能力也无法再显现出来,而它们的后代仍能够保持正常能力水平。由此证明,实验对象内部基因组成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变化的只是它们“心理”上多了特定的“自我限制”。所以,真正可怕的限制,不是外界环境的限制,而是跳蚤自身“心理”对自己能力的“限制”或“消灭”。

    跳蚤具有这种“自我限制效应”,人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在孩提时代,有多么丰富的想像力,有多么强烈的好奇心,有多么广泛而浓厚的兴趣。而这一切正是创新能力最宝贵的心理品质。可遗憾的是,在家长、教师的“这也不行,那也不可”的“外来限制”下,学生们的想像力僵化了、好奇心淡漠了、兴趣没有了。

    人性的解放,是产生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瑞士有位学者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达到人尽其才,在社会上赢得其应有的地位。然而,无论是我们的社会道德,还是家长、教师都过分强调“大一统”,对学生的个性给予了各种各样的‘人为限制”,如社会传统中所谓的“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中庸思想的影响,使太多有个性的、优秀人才的“特殊才能”被抑制、消灭了。

    有学者在对比中外教育观时指出:创造性是建立在一种好奇心,一种兴趣之上的。而现在我国的许多学生都是在家长、教师的重重压力下,被动地学习那些考试内容,最大限度地接受、继承前人的知识体系,围绕着“考试纲要”,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标准答案”。但是,从哲学和科学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专业知识教育只能传授知识,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因为科学创新要求有一种怀疑精神,敢于大胆破除“自我限制”,勇于跳出前人的知识体系,对原有知识结论提出挑战。

    木桩千钧效应

    一哲人云游天下,在某村落中见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象,被拴在一个“弱不禁风”的小木桩上,显得十分不协调。哲人久视不去,百思不得其解,便问村人。村人曰:“这不很简单吗?象在幼小的时候拴在大木桩上,久挣不脱。等它成了大象,就是拴在小木桩上也会规规矩矩,象始终觉得木栓的力量远在它之上。”哲人感慨万千地说:“木桩效应啊!”

    森严的教学秩序“锁起”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应试教育中背题、背书等“惟分数是举”的机械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围绕着一个个“书桩”、“师桩”、“标准桩”、“答案桩”、“分数桩”高速旋转的“机械人”。

    我们教育中的大量“桩钉”复制出了太多的“千人一面”、“万众一心”、“异口同声”、“不谋而合”、“默守陈规”、“整齐划一”。“千钧木桩”扼杀的又岂只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追踪一下我们的中小学生吧。他们的学习目的多是应试,考一个好成绩,完成学业后,很少有人再有兴趣去学习,终身学习化的社会又怎能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自然生成”呢。

    拒绝尝试效应

    在水族世界里,土鲮鱼是珠江流域等地区的重要经济鱼类。它体侧扁,头短,口小,喜食鲦鱼。科学家在一个大鱼缸中,放人几条土鲮鱼和几条鲦鱼,并在两种鱼之间用一块五色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当土鲮鱼突袭鲦鱼时,便会重重地撞到玻璃板上,经过多次被撞得头晕脑昏后,土鲮鱼就再也不去尝试吃鲦鱼了。这时,即使抽掉玻璃板后,鲦鱼近在唇边,土鲮鱼也不去吃它了。

    由此可见,在教育中我们不应让学生因为过多的失败而感到沮丧。可事实上,我们的应试教育中,为了追求高分率、高升学率,不惜使出了“丢脸式教育”和“心罚”等措施。被学校简称为“低差生”、“后进生”、“问题生”的学生就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他们在学习上遭遇了无数次失败,在人格上遭到了无数次打击,在心灵上遭受了无数次折磨。久而久之,他们所剩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气馁和麻木,更多的是心灵上和人性上的病态与扭曲。这样的教育对学生的一生会形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他们的心理障碍和消极人生。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哈姆柴克(Hamachek)认为,只有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培养和谐的教育气氛,才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而不会有因失败而受惩罚的恐惧,他们才不会退缩,从而敢于尝试学习。任何学生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都是有希望成功的。因此,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成功都应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深切的期望,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和提高。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成功也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或家长应积极地为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同时,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意志力和成就动机,从而形成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注重使用鼓励性评价和赏识教育,促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力量,满怀信心地、不断地争取成功。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实现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的力量的肯定和对人格的健全塑造。

    (作者单位:山东省招远一中) (张廷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