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3199751
提升智残学生学习动力的机制构建与实践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5期
     一、强化目标机制

    1.强化自我目标

    每个人都希望能看到自己不断有所进步和提高,并且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智残学生也有这种得到他人支持和肯定的正常心理,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能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表扬。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发现智残学生自发的学习欲望和要求,帮助他们减少智残造成的心理压力,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智残学生自己能树立起学习的目标,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2.强化榜样目标

    对智残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榜样,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将智残学生进行比较、展示,把各方面相对较为突出的智残学生作为其他智残学生的学习榜样,同时,根据智残学生的表现,辅以一定的奖励措施,如体态表扬、物质表扬、同伴表扬、代币表扬等,来激发智残学生的学习动力。

    3.强化师长目标

    智残学生的学习存在阶段性、反复性、迁移性等特点,他们的学习仅靠自身目标的激励远远不够。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多关注智残学生平时的表现,不间断地对他们提出一些适合他们学习基础的目标要求。当智残学生达到或超过预定目标时,应及时加以鼓励和表扬,并提出进一步的目标,在这种“给予目标一努力奋进一表扬鼓励一二次给予目标”良好的循环过程中,促进智残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提升。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1.教师用爱心和信心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倾注爱心。智残学生由于自身智力低下的原因,往往较为敏感,心理素质较差,因此,更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呵护和关怀,为智残学生营造一个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爱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爱心能触及他们情感的敏感点,这种心灵上的沟通能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从而引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克服孤独和逆反心理,逐渐对学习和生活产生兴趣。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多找智残学生聊天,在和谐关切的氛围中去关心、了解他们平时的学习、生活情况,走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除心中的烦恼和苦闷。

    给予信心。首先,在智残学生面临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引导和鼓励,从不足中找出进步的一面,当他们取得进步时,则及时地在同学面前进行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应该提一些适合智残学生学习基础的问题,布置一些他们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练习。我们要及时发现一些智残学生的“闪光点”,并创造条件让这些“闪光点”闪闪发光,使其认识到自身价值,重燃自尊和自信的火种,从而克服自卑心理,促进学习动力的提高。

    2.其他同学积极创设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

    其他同学要积极主动地与智残同学沟通,和他们共同参与各项活动,将智残学生视为班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营建团结互助、协作学习的良好局面,为智残学生创设一个友好、民主、平等的交往环境。首先,充分利用晨间谈话、班队活动、兴趣与体育活动开展“谁是集体的主人”、“我们的好伙伴”等教育类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展现智残学生对班级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使其他同学能够正确对待智残同学。其次,教育其他同学关心智残学生。积极开展“谁是真正的好伙伴”活动,使普通学生与智残学生结为伙伴帮助对子,关心智残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和睦相处,对智残同学不歧视,不厌恶,使智残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重树自信。最后,鼓励其他学生积极主动地帮助智残学生。智残学生因为智力方面的原因容易遇到更多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当他们不知所措、信心低下时,其他同学应积极主动地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在同学和伙伴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智残学生的学习动力。

    3.家长协助教师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作为智残学生的家长,应该充分了解孩子,并主动地去关心、帮助与鼓励孩子。对孩子的任何进步和提高都要给予积极的评价与表扬。当孩子在学习与生活等方面出现挫折和错误时,家长要正常对待,并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智残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体会到学习与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首先,教师通过家长会、家访以及家长开放日活动等形式,在了解智残学生在家的学习表现后,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的方法。其次,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让家长及时、全面地了解智残学生在校的学习表现情况,同时协助教师做好监督,鼓励孩子在家完成好布置的练习,并能进行适当的帮助指导。三、构建学生自我评价机制

    1.从智残学生的角度出发,以真情唤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很多智残学生由于智残的原因,心理素质较差,当他们不小心有了过失或犯了错误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作出判断,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他们比较敏感,心理素质较差的特点,以 “情”感人,以“情”育人。例如,当智残学生抄袭别人作业时,我们可以先肯定他有做作业的想法,然后再引导他,有不会的地方应该问老师和同学,把题目弄懂。这样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自信心的保持,更能唤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2.帮助智残学生树立自信,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帮助智残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积极的自我期望,是提高智残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环节。首先在挫折与困难面前帮助智残学生合理分析,正确引导。当问题出现时,教师及时找智残学生谈话,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解除心理困惑。其次,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教师充分利用开展各种活动的机会让智残学生展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并对他们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加以及时鼓励与表扬。与此同时,帮助智残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并确定解决不足的方法与措施,使智残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四、强化激励机制

    1.信任激励

    首先,教师要善于把对学生的期望转换成一个个可以实现的、具体的、有层次和阶段性的教育目标和要求,使智残学生既了解教师的期望,又知道如何去实现这一期望,并看到自己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从而产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其次,由于智残学生在智能、个性、年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每位智残学生的目标要求必须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而且从低到高。最后,在实施信任激励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向智残学生传递信息,如智残学生在实现教师的期望时,教师可以通过目光、手势、语言和面部表情等反馈给学生,使智残学生受到激励,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2.兴趣激励

    兴趣是增强记忆、提升动力的促进剂,也是形成学生积极情感状态的主要源泉。对智残学生进行情趣培养,是他们成功的重要途径。例如,有一智残学生很喜欢画画,发现这一现象后,教师就对其进行鼓励,并在班级展示他的作品。他逐渐画画更积极了,学习兴趣也更浓厚了。因此,教师应从生活和学习等方面,注意发现和激发智残学生的广泛兴趣,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让智残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继续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3.竞争激励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努力强化竞争激励,鼓励智残学生上进,促使其进步。但是,由于竞争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感,所以盲目竞争有损学生身心健康。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把握好“度”。首先,竞争对手要适当,基础和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相近,否则双方相差悬殊不仅不利于竞争的开展,而且容易使弱者产生消极心理。因此,我们将基础相近、有相似兴趣爱好的智残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他们在组内开展竞争。其次,竞争形式与内容多样化,可采用学习竞争、活动竞争、纪律竞争、作业竞争以及个体竞争、阶段竞争等。最后,竞争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方法,不断进取。这样通过竞争激励,智残学生在校就有竞争意识,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4.特长激励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总是从高标准着眼,只看到智残学生的缺点或不足,而对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视而不见。这样严重挫伤了智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许多未被教师所认识的优点和长处。对此,我们要引导他们正确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俞雅芬 孙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