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199747
叙事心理治疗(2)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6期
     学生:我在初三的时候……老师,我在想,我好像的确有推销的天分。我妈妈也这样说我。

    学生:初一的时候,妈妈在摆地摊。有一次她生病,身体不舒服,我刚好考完试,她要我替她一下。那一天我卖得比妈妈还多。好多逛街的人原来只是看看,并不想买,我好像有办法让他们买……

    学生:老师,大学的哪些系可以让我将来在这方面发挥?

    在上述对话中,学生的第一个“不知道”并不是真正的不知道,而是内在的经验没有被学生觉察到。当与推销的天分有关的叙述出来的时候,随着故事的叙说,会带出厚厚一叠有关的经验。麦克·怀特还形容这种策略为“打开行李箱”,即将行李箱里面多姿多彩的内容展现出来。

    在叙事疗法中,对于经常受到挫折、容易产生消极自我认同的人,经过“由薄到厚”的技术应用,好不容易出现了一道曙光,如何让这个曙光不再缩回去,叙事疗法还进一步展出了“证书与宣言”的方法。

    麦克,怀特在他的咨询治疗中喜欢用“简信”。他认为许多对自己有负面看法的人,会感到他们的存在很渺小,对于这些人而言,光是收到一封指名寄给他们的信,就足以表示有人承认他们存在于这个世界。

    其他方式还有诸如“预测信”、“特殊信”、“参考信”等,主要目的都在于强化叙事心理治疗中当事人对于改变自己行为的信心,将问题外化之后,帮助当事人寻找其生命的意义。

    叙事心理治疗给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启发

    1.叙事方法具有广泛而独特的作用

    在叙事心理治疗中,重要的不是“叙事疗法”名称本身,而是叙事的方法。说故事的叙事方法可以视为对现存的思辩、实验、调查、观察和其他传统方法的补充。

    如果把叙事作为一种扎根隐喻,可以说它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的“器官”、“机械”的隐喻。叙事隐喻比起另两种隐喻有更深刻的思想。它使心理过程与内容结合,使心理学与日常生活结合,使心理与社会文化历史结合,这可以克服以往心理学研究把人从文化内容、社会历史文本中抽离出来的弊端,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背景。

    叙事作为一种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叙事可作为心理学研究中获得深度资料的重要手段。叙事资料作为数据资料的补充,可以通过对具体个案的深入剖析而揭示出一般的规律或独特的意义。其次,叙事还可作为干预手段在研究中使用。叙事总是与反思联系在一起,人们在叙说生活故事的过程中,也就审视了自己。这种反思或审视是一种内源性的干预,使人们自律,变得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此外,叙事还可以作为研究成果的一种表述方式。象个案分析、传记等都是叙事的表达方式。它展现给我们的不是一堆概念的躯壳,而是有血有肉、充满生命气息的人类心理世界本身。

    2.谨慎使用教育者的影响力

    在叙事心理治疗的概念与方法当中,有许多值得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反思的空间。

    许多师生与亲子间的冲突在于长辈以优势的真理地位要求青少年接受教导,在多数情况下,这样的方式带有很大的强制性。但接踵而来的问题是:有些透过主流真理压制个体意义的方式达成的生活,学生能否心悦诚服地接受?进而他们能否快乐地成长?

    例如,对于班级或家庭中部分的“问题学生”或“问题青少年”,解决其问题的方式恐怕不在于要求贯彻老师或家长“真知灼见”的规定或预测,任何问题的发生都不应以找出一种看似最佳的解决途径,要求学生改变行为就可以了,而是应该试图理解学生对事件背后原因的认知,对其个人人生意义的看法,让学生明白其行为与主流价值间的落差从何而来,协助学生思考应如何面对主流定义下的真理,进而找出自我改变的方式以及调整对自己人生的看法。

    在对待学生或子女的教育中,尝试找出学生看待人生的方式,远比精确地指出一种适合子女或学生发展的道路来得重要,毕竟教师与父母的知识都并非中性,而都带有浓浓的权利意味。这样的知识或许有效,但不见得适合每一个个性差异极大的学生或子女,而对主流“真理”的适应不良,可能会导致问题青少年的出现。

    3.发现生命的意义比问题本身更重要

    在咨询者和当事人处于“叙事心理治疗”时,他们所面对的不是一种可以置身事外的“工具”或“技术”,而是当事人的生命故事,反映的是当事人的生命态度、生命要求和生命抉择。在这里,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很重要。因为同样一件事实,因为不同的解读,就会释放出不同方向的力量。每个人都有历史的痕迹,有许多的故事。故事中积极的资产被发现,向上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

    例如,处在“单亲家庭”的学生,如果认为自己成长的环境是“成长的缺陷”,那么只是看到负面的一面,是向下的沉沦,但是如果把所处的环境看成是逆境的磨练,那么家庭本身会成为成长的动力。生命经验的转化,就在对于生命故事的咀嚼中:“如果妈妈还活着,她希望你怎么做?”“你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什么?”“这件事教给你什么?”等,在这些咀嚼中发现生命的意义。

    4.教师是成人之美之人

    人的消极行为中隐藏着积极的意义,只要积极的意义被彰显出来,人自我提升的力量也就会被还原。同一件事情,正面反面的意义像硬币的两面,适应不良的人是从负面去形成自己的认同,看自己的形象,不知道反过来看,这个形象就大不同,这个世界也就大不相同了。

    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中,教师不大称赞学生,在这种气氛下长大的学生,不容易发现自己,不容易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所以,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

    教师或许不是专家,但是却是一个成人之美的人。教师以欣赏的眼光来看每一个学生,找到当中的美,然后光大和成全它。叙事心理治疗的方法应用,隐藏在核心的是一颗成人之美的心,这是关键、是灵魂。

    教师也不必认为自己是权威,权威通常是去指导别人的。生活中,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故事,这些故事塑造了现在的这个人。语言里隐喻着人存在的本质,故事被语言说出,也带出了这个人实际存在的美。教师带着好奇的态度,欣赏的眼光,让内在的美发出光彩,不只是成人之美了,也成就了自身的美。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沈之菲)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