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199730
莫让过度教育累了学生的心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6期
     一、过度教育的表现

    过度教育是指施教者所实施的教育超过了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客观方面指:教育内容、方法等超出了社会对同龄人的普遍要求,超出了学生生理、心理成熟程度及现有知识经验水平;主观方面指:教育超出了学生的兴趣、志向等。

    (一)家长的过度教育

    1.过度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孩子的日常生活知识大部分来自家长。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对孩子溺爱、过度担心、过度干涉现象越来越普遍。由此引发了饮食、卫生、安全等方方面面的过度教育。他们边喋喋不休地讲健康身体的重要,边强迫孩子吃他们不喜欢,甚至是讨厌的各种食品、营养品等;为了保持清洁,禁止孩子在大地上滚爬;为了安全,处处限制孩子的言行,教育他们不去“危险”的地方等等。

    2.过度教育在特长教育上的表现。家长们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有特长的人总能优先得到一些机会或优待。周围亲友的孩子也都在学乐器、舞蹈、奥数、剑桥等等,于是也就让孩子多进几个“兴趣班”,多考几个等级证。很多家长,尤其是城市学生家长,不管孩子有无兴趣,用一个个“兴趣班”、“特长班”挤满了孩子的节假日。

    3.过度教育在文化课上的表现。为了让孩子进入重点中学,考上名牌大学,为将来的工作、生活作好更充分的准备,家长们害怕课改后的教育使学校减少了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时间,担心孩子在高考中处不利地位,就在家庭教育中不停地强调文化课的学习。或者强迫孩子进课外补习班,或者给孩子请家教,自己也是见到孩子就“学习”、“复习”不离口。

    ,4.过度教育在职业理想教育上的表现。有不少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志向、智力状况等实际情况,从自己的意愿出发,一味地教育孩子以少数社会‘成功人士”为榜样,或追求经济享受,或追求权位与虚名,为孩子制定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奋斗目标。

    (二)教师的过度教育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文化课的统考成绩,是学生未来去向的决定因素,也几乎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与业绩的惟一标准。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并在此基础上拔高“尖子生”,学校在时间等方面的安排上向文化课倾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无论是爱生的,还是利己的,一方面要完成上级课改任务,应对检查、验收;另一方面又要为提高升学率、保证生源而不断地提高文化知识教学标准,增加教学内容和难度。学生接受不了,就逼他们进行机械训练、死记硬背。高考的左右和传统习惯、观念影响,使课改不仅不能实现其减负的初衷,而且加倍地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二、过度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物极必反”,任何一方面的过度教育都只能使教育结果与教育者的初衷相违。过度教育不仅会引起其他方面的教育不足,致使学生难以全面发展,还会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发多方面的心理问题。

    1.过度教育增加学生的压力感。世界儿童发展组织在调查了75个国家的教育环境后,发布了一个备忘录,明确列出这些国家青少年普遍承负的20种典型不良压力:学习压力;作业压力;考试压力;升学压力;家长压力;未来就业压力;人格贬低压力;经济比照压力;过分关注压力;同学竞争压力;教师言辞压力;被孤独的压力;家庭暴力压力;社会暴力压力;校园内帮派暴力压力;暴力事件预期发生压力;被强体力者欺负的压力;来自于学生之间的性骚扰压力;来自于不良教师的性骚扰压力;来自于社会环境的意外性骚扰压力。并指出每个学生几乎要同时承负12种不同的压力,有的承负得更多,甚至是全部。

    2.过度教育导致学生性格缺陷。对孩子过分严格、粗暴,过度限制、约束,不给孩子学习、生活的自主权等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做法,一方面容易使孩子的兴趣长期受压抑,导致习惯性厌食、厌学及身心的片面发展,形成儿童焦虑、冷漠、早熟、逆反乃至残忍的心理;另一方面容易使孩子长大后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形成性格上的缺陷。

    3.过度教育阻碍正常的人际交往。青少年儿童在与成年人交往时,本来就容易在观念、行为等多方面与成人世界发生冲突。过度教育令冲突的范围更广、程度更剧烈、次数更频繁,最后儿童可能形成习惯性对抗交往,影响他们的所有交往活动。过度教育,还限制了儿童与社会接触的时间和空间与对象,容易使儿童孤陋寡闻,形成孤独、离群、依赖、忧郁、不善交际等弱点;而过度保护又容易使孩子放纵骄横,使他们责任感淡漠,不能学会在欲望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结果,不合理的需求、欲望不断增加,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差,道德观念薄弱,缺乏行为准则和规范,事事依赖成人,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发生侵犯行为,人际关系紧张。

    4.过度教育导致社会适应不良。有关研究表明:青少年儿童长期处于体罚、苛求、过度严格、强迫、命令、禁止等情景中,使他们更易出现反社会行为,如反抗、破坏、不合作,以及非社会行为,如孤独、抑郁、不适应、自卑、逃避、依赖、无计划性、缺乏毅力等。

    5.过度教育导致学习障碍。教育者长期忽视学生的兴趣、天赋、性格,使他们一直被动、消极地学习,不探求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与追求的满足,久而久之,兴趣越来越少,成绩越来越坏,形成恶性循环,出现学习障碍。

    三、造成过度教育的原因

    1.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过度教育。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令家长和教师们不由自主地被卷入追逐社会利益分配最大化的大潮。而教育资本在利益分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教育效益更大,家长和老师们就拼命在一些“热门”科目、专业等方面加量、加压,而不顾及学生本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各方面需求。

    2.施教者缺乏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有其生理与心理成熟的阶段性同步的特性,更有千差万别的差异性。教育者要想进行适度教育,就必须因材施教。但由于受此前中国教育体制与发展状况的影响,当代教育者的应用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极其缺乏,尤其是家长,基本上是凭印象里上代管教他们的、纯感性的经验在施教。即便是受过专门教育的教师们,也有很多因缺乏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或丰富的背景知识,而偏向某一方面的极端。

    3.施教者过于看重应试教育。虽然现在大力宣传和推行的是全面发展教育,但由于高考制度未作根本性调整,文化知识的分数仍是评价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准,导致现在教育的主流仍然是应试型的。家长和教师为自身和学生利益考虑,更是极端重视应试类知识的教育,而无暇旁顾。

    4.施教者的认识偏差。许多成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只重视社会正统知识技能的培养,注重孩子学校书本知识的成绩,把考大学作为孩子的惟一出路,一面限制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一面实施片面知识的过度教育。

    5.施教者的不良心理。家长实施的教育之所以成为伤害其深爱的后代的过度教育,绝不是有意为之,而是由于他们在长期生活中积累的心理问题不自觉地影响了他们的教育态度、观念和行为。如,目标定得过高导致的过度教育就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教育者盲目攀比的虚荣心理所致,违背学生志向强制实施的过度教育很可能是由于教育者本人在这方面的追求没得到满足,想在下代身上实现的补偿心理所致。

    四、避免过度教育的对策

    在避免过度教育方面,家长和教师至少可以做出以下努力:

    1.保持良好心态,注意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家长望子成龙、虚荣攀比、恨铁不成钢、失落补偿,教师的求全、师道尊严、报复、卸包袱等不健康心理,随时左右着教育者的言行与态度,极易导致过度教育,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因此,要避免过度教育,保护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教育者首先应保证有健康的心理。为此,一方面教育者应注意提高自身修养,自觉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绪;另一方面还应在必要时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尽量轻装上阵。

    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师生关系。良好的关系有助于营造有利的教育氛围。教育者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兴趣、志向,就必须在民主氛围中,与他们平等地交流和沟通,他们才有机会、才愿意敞开心扉。

    3.尊重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树立终身学习观。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适当方式,把握教育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超负荷或超阶段的教育不仅有损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更有损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恶,以致事与愿违。

    4.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树立快乐学习观。儿童天性好动,情感丰富,好奇心、求知欲强,兴趣广,只是由于在随后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抑制,导致兴趣贫乏、知识面狭窄、社会生活技能短缺等问题。教育如果能顺其天性,因势利导,不仅不会有过度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还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家长和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不只解放学生的眼、耳、手,还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激发其好奇心,拓宽其兴趣,帮助指导其科学、健康、快乐地学习。 (王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