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199738
学生的心你懂吗?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6期
     当教师为学生听不进自己的谆谆教导而苦恼时,是否应当反思:我们的良苦用心学生明白吗?我们的“教育要求”成为学生的心理需要了吗?怎样才能将我们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要呢?

    行为科学认为,人行为的动力源泉是其心理需要。学生只有从心里认为教育者是在帮助、爱护他,是为了他好,而不是想“控制”或“管住”他时,才会将教育者的教育期望、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内在需要,才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成为其成长的动力。所以,教育者应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研究学生的心理需要,并适时对其引导、教育、鼓励。

    结合当今少年儿童的特点,我们发现,他们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一般的,也有特殊的;有浅层的,也有深层的。但他们的需要较多地集中在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上,具体分析如下:

    对爱的需要 学生心灵深处,是一个千变万化、博奥精深的世界,要想接近它、了解它,必须捧出教育者的心来作通行证。教师以一颗赤诚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你会发现,学生需要的是无私的、五条件的爱,这种爱能给他安全感,对他有无条件的包容,没有侮辱、威胁和体罚,能让他拥有自信心和勇气,能帮助他勇敢地去冒险、去尝试、去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是他们前进的心理支持。一个考试焦虑的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我坐在考场上焦虑地等待,终于老师捧着试卷走进了教室,老师的脸上是笑容,这笑容像温暖的阳光照在我心里,我愉快地答着题,那一次我考得最好。”学生是敏感的,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对学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心理影响。因此,教师要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问寒问暖。没有一个学生会拒绝教师善意的关怀。

    对尊重的需要 这包括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每个学生都有自尊的需要、上进的愿望和强烈的荣誉感。倘若教师不顾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要,学生一旦犯错,便采取打击、讽刺、挖苦等侮辱性手段,让其当众出丑,必然会使他们感到莫大的难堪,甚至无地自容,遂产生自卑、逃避、反抗或逆反报复等不良行为。如,某男生常在课堂上淘气,教师当众骂道:“看你胖得像个猪,啥也不懂。”该生因此产生“我太胖”的强迫症,睡眠时把铅笔盒压在脸下以求减肥,并怨恨、敌视父母、教师,直至发展成精神病。

    对理解的需要 学生需要理解,理解也是爱的体现。不理解学生,教育就无从下手,更谈不上收到好的效果。理解学生,才能从学生角度体验和思考,即使学生的行为是明显失当的,也要具体分析原因。学生没完成作业,可能是身体欠佳、一时贪玩或作业难度太大;学生破坏纪律,可能是想以此引起教师的关注;学生与教师发生冲突,可能是教师本身的弱点引起的。若教师能宽容对待学生,分析其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因材施教,就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对玩乐的渴望 有一定的玩乐时间是学生的权利。近年来,孩子为抗议家长逼迫自己学这学那而无暇玩耍,不惜自伤自残的案例不止一个。玩乐不是坏事,不是学习的天敌。如果爱玩是天性,会玩则需要技巧,要玩好、玩出点门道来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学生玩陀螺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陀螺静止和转动时的变化,思考为什么?教师可以指导、鼓励学生自己看说明书、查阅资料,动手装配一些玩具。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玩,引导学生把玩乐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动手动脑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内化为持久的兴趣动力。通过玩,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细致、耐心、塌实的良好性格品质。

    对成功的需要 没有哪个学生不渴望成功,但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有的学生遭受失败的煎熬,以至自卑、自暴自弃。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只要给学生一次成功的机会,就可能会激起他们追求千百次成功的愿望。一个平时从不举手发言的三年级女生,在教师要求能读好某一个长句子的同学请举手时,她的手怯怯地举了起来,教师欣喜,请她读。由于紧张,她读得不理想。但教师从读音准、勇敢这个角度给予她高度评价,对她是莫大的鼓励。同时又根据她做事认真的特点,让她管理班级图书,她做得井井有条,并学会了与同学交往,胆子放开了,人也活泼开朗了。心理学家盖茨说:“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激起人的满足感和上进心。”是啊,哪个孩子甘于平庸,让我们努力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吧! (单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