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199725
小林的信心+我的信心=小林的进步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7期
     小林,男,14岁。据家长和班里同学反映.小林平时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强;不愿吃苦,做事前怕狼、后怕虎,对自已没有信心;性格有些白闭,在学校少有朋友,在家喜欢一个人玩电脑游戏;上课虽爱举手发言。但时常不得要领,答非所问;有时因喉咙不适,大声地连续干咳.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做作业时老拿不定主意,喜欢追问老师,常借抄同学的作业,引起同学的不满;希望跟女生交朋友,喜欢打电话找女生聊天,因此女生对他都避而远之;想当班干部。但个性软弱。缺乏管理能力,并且认为同学们瞧不起自己;有时会暗暗表现出敌视同学的举动,因为他认为,同学们都想捉弄自己,嘲笑自已。

    小林一直是我关注的目标。我一直在思考,他为什么会出现自卑、孤僻、敏感和多疑的心理和行为?

    经多次访谈,我了解到使小林逐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点:

    其一是家庭背景。

    父母视小林为掌上明珠,从来不让他参加家务劳动,在家里,小林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平时舍不得批评他,大事小事常迁就他。父母的过分溺爱,导致他事事依赖家长,有时还指挥家长做这做那,在家外则表现出懦弱、多疑、意志薄弱。

    其二是生理变化。

    14岁的男生,生理上发生了急剧变化,这个变化远远超过他在心理上的变化,使得他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极为不平衡,致使小林内心充满矛盾。在潜意识里,小林对异性有一种朦胧的向往;在行动上,小林想接近女生,与女生交朋友,希望得到女生的肯定和赞扬,但却不懂得如何把握男女生之间交往的“度”,导致女生对他避而远之。同学关系的紧张,使小林失去了交友的信心,性格越来越封闭,喜欢以夸张的动作引人注意(如上课大声咳嗽)。

    为此,为了帮助小林,我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努力养成良好习惯

    我为他制订了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计划:上课时如感到咽喉不适尽量进行自我控制,学会忍耐,把干咳的声音强度降到最低,或尽量少咳;如确定无法忍耐,应向老师请假,申请到老师办公室喝水。力争自主完成作业。对同学一视同仁,不要刻意去讨好同学,尤其是女生。和同学之间出现磨擦尽量在班里说明、解决,少打或不打电话给女生。

    逐渐树立学习信心

    从小林的谈话中,我体会到,小林认为自己学习成绩差而使同学不愿与自己交往。我抓住他想得到同学尊重和渴望上进的愿望,从帮助他确立适宜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人手,培养他学习的兴趣。如我要求他每次考试成绩都要有进步,一分两分都行。在小林班主任那里,我也做了工作,请班主任在小林每取得一点进步的时候就给予鼓励和表扬,帮助小林重建自信。

    发挥特长,激发自豪感

    让小林正确认识自己,在努力改正不足的同时,寻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用自己的闪光点去引人注目,而不是用不良行为去引人注目。这是我对他辅导中的一大收获。比如他体育成绩好,我鼓励他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让他能为集体争光。他乐于为班里打扫卫生,我让他担任班里卫生监督员。哪位同学身体不适了,我派他去照顾等等,使他的形象在同学们眼中有所转变。同学们看到他进步了,也渐渐乐意接近他了。

    通过一个学期的追踪访谈,小林的进步比较明显,他慢慢地树立起了对学习的信心,初步学会了控制和调整自己不良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与同学的关系也渐渐融洽起来,较好地融入了集体。小林的性格开朗多了,笑容也多了,学习成绩虽然还不太理想,但正在一步一步地提高。我对他有信心,他对自己也有了信心。这信心就像一束燃烧的火炬,照亮了小林前进的道路。

    (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昌黎路小学) (王振中 谢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