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199721
他为何如此痴情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7期
     他忧郁自闭为哪般?

    本学期开学初,我任课的初中某班从附近的县级市转来了一位男生。他个子较高、身材修长、眉青目秀,只是眼神有些不对劲儿,似乎缺少了同龄人的天真快乐,多了些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孤独、寂寞。

    课上我注意观察他,发现他上课时经常愣神,两眼发直不知所思;听课时眼里又时常不由自主地含满泪水;课下只是在座位上静思,不与任何人聊天嬉闹。他的表现引起了我的关注。

    一天下午自习课后,我约他到辅导室聊天,从他转学的原因聊到他在原来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再谈到他的家庭状况,在我准备结束谈话时,他偶然的一句“回家后我不与任何家人说话”引起了我的警觉。

    “不与妈妈、爸爸说话吗?”

    “是。”

    “不与姐姐、哥哥说话吗?”

    “是。”

    “为什么?

    “习惯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约从初一开始。”

    “有什么诱因吗?”

    沉默……

    “你愿意和同学、老师说话吗?”

    “不愿意。”

    .

    “你愿意自己一个人想”

    “是。”

    “想些什么?”

    “不愿意说。”

    “晚上几点睡觉?”

    “一般9点来钟。”

    “躺在那里想心事吗?

    “对。”

    “想些什么?”

    “不愿意说。”

    “和女同学有关吗?”

    “是。”

    “可以谈谈吗?”

    “不愿意说。”

    至此,我隐约感觉到,他曾经与一位女生之间发生了一段故事,这件事让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我让他抬头看一看由两个粉色、心型、黄边、蓝字做成的心理辅导室箴言:“如果你流泪,湿得是我的脸;如果你痛苦,伤得是我的心;把烦恼留下,把快乐带走,我在这里真诚守候。”

    沉默……

    我耐心等待着……

    他压抑着满腔的悲伤,低声抽泣着。

    接下来,他叙述了从上初一开始喜欢上一个女孩(他自认为女孩也喜欢他),他有什么话愿意与她说,有什么事愿意与她一起做,内心的兴奋、愉悦、快乐难以言表。大约三个月后,女孩的所作所为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他提出与女孩分手,两个人约好只做普通的朋友。

    但难以预料的是,他对这段感情的痴迷程度完全出乎自己的想像,这让他的心灵备受煎熬,直到现在(将近两年)仍然不能忘怀,不可抗拒地生活在自己营造的“甜蜜”痛苦中……

    下面的一段内心独自,可以较好的反映出他孤独、寂寞、痛苦的内心世界。

    “忧伤,在忧伤中,我不能自已。我走在宽阔的广场上,沉浸在寒冷的黑风中。我听着mp3里播放出的音乐。体验着自己的孤独。郁闷.在郁闷中我常说的一句话是:不在郁闷中爆发,就在郁闷中死亡。白天我会在郁闷中爆发。爆发得不可收拾;而在那漆黑的夜里,我会在郁闷中无声无息的死亡,死得那样安静。那样悄无声息!”

    他每天在日记本上写10次女孩的名字,至此大约写了5000个;每周写一篇日记,至今约100篇;每月给女孩写一封未发出的信,信封上不写地址、姓名,信封封口结实,至今约芝2O多封;每天黄昏去他家附近的30层高楼上眺望家乡、思念女孩。有时他觉得活着真没有意思,不如一脚迈下去了事。

    时间渐晚,我约他隔天下午第二节课以后来咨询室,主要谈两个主题,一是女孩令他最心痛的言行是什么?二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不和父母说话?

    隔了一天下午,他如约到来,这次谈话比第一次谈话容易进行的多了,而且直接切入主题。

    “你最不能忍受女孩的行为是什么?”

    “她和其他男生说话、嬉戏、打闹等。”

    “你内心感觉怎样?”

    “似用刀子切割自己的心脏。”

    “和她说过自已的感觉吗?”

    “没有,不愿意说!” (表现了他内向、压抑的性格特征)

    “自己默默地承受?”

    “是。有一天感觉实在承受不了了.就主动提出和她分手。”

    “真的分得了吗?”

    “嘴上说分手,但内心已深陷其中,只有独自忍受心灵的痛苦和折磨。”

    “没有想过让父母分担吗?”

    “想过。有一天我把事情的大致经过告诉了父亲,结果父亲告诉了叔叔,叔叔又告诉了婶婶,婶婶当着许多亲戚的面渲染此事,正好被我的朋友听到,告诉了我,我有一种灵魂被出卖、身体被剥光的感觉,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从此不再理父亲。”

    “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理母亲了?”

    “大约半年前,我出去玩后回家.发现母亲正在私自翻我的书包,我非常气愤,从此,不再与母亲说话。当时,只是一时赌气,没想到现在成了习惯,越来越不愿与人交流。”

    在他一生中最痛苦、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所有积极的、正向的情感通路均被堵塞,他只有在单恋的沼泽中越陷越深。

    自我释放,宣泄不良情绪

    所谓心理问题,就是憋在心中说不出来或无法与别人分享交流的苦痛和悲伤,本文中的少年,儿童时期性格开朗活泼、爱说爱笑,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不自觉陷入单恋的陷阱,导致相思痴迷而不能自已,更糟糕的是又无师长及时发现和予以疏导,于是逐渐习惯了内向、压抑不与任何人交流的生活行为方式,这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极为不利,甚至会对其身心造成毁灭性打击。本案当务之急是帮助他合理宣泄不良情绪,甩掉心理包袱。具体办法是:

    1.把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随时说出来或记录下来,借以减轻内心的压抑和忧郁情绪。虽然他不善言谈,但我发现他情感丰富,有着很好的想像力,具有一定的写作潜质,将心里话写出来不但可以让无法排解的心灵痛苦有了合理的宣泄渠道,而且还有利于他写作水平的提高。

    2.打开与父母、同学的情感沟通渠道,堵塞导致痛苦之源的路径。

    他将心理的困惑痛苦与我沟通后,内心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轻松和舒畅,为了使他尽快走出心灵的沼泽,我建议他把与女孩来往的全部信件销毁,防止睹物思人。

    接着,我约他父母到学校,告知孩子目前最大的需求是亲人的理解、支持和陪伴,望家长予以配合。然后,我向他介绍了几位与他兴趣相投的学生,又与每位任课老师打好招呼,在课上多关注他,在他目前心理脆弱的敏感期,避免给他新的不良心理刺激。家庭和学校良好心理环境的创设,给他预留出较长的心理恢复期。

    自我反省,促进心理成长

    错误的认知是导致其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找出其非理性的认知,运用认知疗法予以矫正,有利于他走出心灵的泥沼。

    俗话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多数是由于当事人不了解自己造成的。因此,通过对问题的反省,有助于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我让男孩认真反思事件的前因后果,对诸如为什么这样的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今后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反思,并写出自我认识。

    通过“自我认识”,他找到了自己的认知误区:之所以如此痴情,就是希望将来的某一天,让她知道自己有多爱她。

    “有同学喜欢你吗?

    “有。”

    “多长时间了?,,“从进入初中开始经常给我写信。”

    “你喜欢过她没有?”

    “从来没有过。”

    “为什么?你不被对方感动吗?”

    “我心里从来就没有她。”

    “对呀!道理是一样的,只有感情的共鸣才能产生爱,单恋不是真正的爱,是自寻烦恼,是作茧自缚,是自我伤害。”

    他点点头。

    面对现实,走出心灵陷阱

    在辅导过程中,最难矫正的是他思念女孩的强迫性思维,用他的话说:“我现在也不想再自我伤害了,我也想从痛苦的深渊中走出来,我强迫自己不去想她,但我控制不住自己的念头,我也想专心听课、写作业,但无论学习、休息,我满脑子都是她,我没有办法将她从我脑子中除去。”

    针对此难题,我采用了如下办法:

    1.森田自然疗法

    所谓心理问题就是内心想得多而实际做得少。因此,森田疗法对神经症治疗的关键是把固着于自身的精神能量改变方向,使其向外。正如森田教授所倡导的“顺应自然”的原则所指出的:顺其自然地接受自己的情绪,以应当做事为目的去行动,“如能像健康人那样生活,就会得到健康”。这就是神经症的基本治疗原理。

    把“最简单的回答是干”这句话送给他作为座右铭,告诉他当念头出现时可顺其启然,不为此而痛苦焦虑,留心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此念头少一些,并做记录,时间长了,相思的念头自然会越来越少。

    2.故事领悟法——《放下自我与执著》

    在亚洲,有一种捉猴子的陷阱。人们把椰子挖空,然后用绳子绑起来拴在树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个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让猴子空着手伸进去,而无法握着拳缩回来。于是猴子闻香而来,将他的手伸进去抓食物,理所当然地,手便拿不出来。当猎人来时,猴子惊慌失措,但就是逃不掉。猴子是被自己的执著所俘虏,他只需将手放开食物就能逃开,不过,鲜有猴子能放下。

    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执著、可以握持,因为一切都在刹那间变迁。我们惟一要做的,只是将我们的双手张开,放下自我与执著,于是,内心的从容与自在便自然而然产生了。

    3.图画领悟法——《一个男孩的心路成长历程》

    我让他画了四幅画,领悟自己心灵的成长历程。

    第一幅是《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一个神气的男孩吹着口哨,内心充满希望地走在阳光大道上。没有注意到路的前方有一个陷阱。

    第二幅是《身掉陷阱,痛苦不堪》:不慎跌入陷阱的男孩,口中念叨着:“天哪!”满身伤痕,满脸痛苦。

    第三幅是《有人来救,上还是不上》:一支梯子伸到井底,男孩抚摩着头自问:“上还是不上?”

    第四幅是《接受痛苦,走向成熟》:陷阱被男孩甩在了身后,男孩迎着朝阳走向前方。

    我让他将这四幅画挂在墙上,反复地看,感受其中的含义。

    我说:“梯子伸到井底,上来要靠自己。”

    他点了点头。

    接着,我俩合唱了《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借歌词鼓励他战胜强迫性思维,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平和。

    挑战自我,做生活的强者

    1.自我调控.情感转移

    根据他喜爱体育的特点,我鼓励他业余时间多参加体育活动,时逢学校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跳高第一,百米竞赛第一,跳远第一,班级接力第一,运动会上到处闪现着他灵活、矫健、敏捷的身影,他的出色表现迎来了同学们阵阵热烈的加油声和喝彩声。

    2.自我拯救,走向成熟

    青少年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有利于青少年明确人生目标。因此,我为他介绍了许多优秀图书,引导他阅读并写出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下问题: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自己的人生观是什么?

    经过大约两个月的疏导和调整,他像变了个人似的,整个人精神了,眼睛也亮了。

    思考和反思

    1.由于青春期自我中心的特点,少男少女的恋爱,多出于自身生物的本能需要(主要是心理需求,许多青少年不追求性欲的满足而是着重于精神的向往),多数情况是自编、自导、自演电视连续剧,或深陷单恋陷阱中,不考虑对方的需要和感受,沉浸在自己营造的“甜蜜”的痛苦中而不能自拔;或放纵自己而情感出轨;或过分压抑而使心灵扭曲。有时失恋这一事件的发生,可以从肉体到精神摧毁一个人,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青少年的现在,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幸福。

    2.在人的一生中,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遇到或产生许多不同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就如昆虫在羽化为成虫前要三番五次蜕皮,问题的疏导和解决有利于人的心理成熟和成长,使人的心理由感性、盲目、冲动、不计后果、不负责任逐渐向理性、成熟的方向转化,这属于人成长发展中正常的心理变化。

    因此,教育者不要怕学生出现问题,而是应思考如何让问题成为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契机和发动机。教育者要善于发现青少年的自身成长优势,善于激发青少年的内在潜能,让青少年通过问题学会自助和助人,这才是心理辅导的精髓所在。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热电厂学校) (王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