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4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199673
当孩子刚刚入学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第9期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又一批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充满好奇、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学习的征程。可是,我们发现为时不久,一些孩子开始由厌倦上学到害怕学习甚至于恐惧学习。走进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室,你要是问一问孩子们诸如:“喜不喜欢读书”的问题,否定回答的人数一定会令你大吃一惊。究其原因,当然与繁重的学习任务、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压力、教师因素等等分不开,然而就学习活动而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上种种因素只不过是影响学习的外因,真正对学习起决定作用的还在于学生本人(内因),而良好的学习心态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在儿童入学之初抓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后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

    新入学儿童要作好哪些方面的心理教育呢?

    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角色变化

    孩子在入学初,教师和家长应该在心理上帮助孩子完成从“幼儿到学生”角色的转变。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在思想上给孩子树立一种观念: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而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小学生主要要做的事是读书、写字、做作业等,只有这样,长大了才能成为一个有本领的人。其次,师长应该让孩子多体验“长大了”的滋味,如:同意孩子独立去完成一些他自己想做的事或交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家庭中给孩子发表自己的想法的机会,允许孩子参与一部分家庭事务的讨论和决策,主动采纳孩子提出的一些合理化建议等;在学习生活中,教师应多让孩子讲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思考过程等等。只有孩子正确地认同了自己的角色,才能顺利地接受和完成伴随角色变化而来的新角色提出的任务要求。

    让孩子有充分的学习心准备

    古人云: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是一项繁重的劳动,如果孩子在学习前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那么他们在面对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时,承受能力就会强一些。为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在孩子入学前和入学初为他们做好学习心理准备。如:为孩子讲一些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让孩子懂得“学习”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一件事,虽然有时会有些苦有些累,但是学习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学习可以让我们知道更多的事情……还可以带孩子看看生活中那些用功学习的孩子是怎样做的……提供榜样让孩子明白自己该怎么做。只有让孩子在心理上把学习活动认同为是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件事,才能使他们有准备地承受持久而繁重的学习任务。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那些在后期逃学、厌学的孩子往往不是智力跟不上,而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学习成绩不佳,进而引起一连串消极反应。例如: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就会受到老师的处罚,考试成绩不好又受到家长的批评。孩子在面对上述现象时往往会采取逃避方式,但逃避是不现实的。于是孩子只能在行为上被动地接受,心理上产生厌倦、畏惧、担忧……于是往往会造成“没完成学习任务一受批评一不爱学、怕学一学不好”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厌学。厌学情绪可以说是影响学习的第一障碍!因此,在入学之初注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可以说是受用终生的。

    教师可以告诉孩子上课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用明示课堂要求、表扬奖励等正面教育的方式而不是惩罚手段,来养成孩子良好的听课习惯;放学回家后家长要指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养成按时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养成定时阅读的习惯,养成每天能简要地向家长说说当日的学习情况的习惯等等。良好的习惯一但形成,孩子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就可以用一种习惯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来应对学习活动,同时习惯的养成也有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把学习之事交给孩子体人

    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感叹,自从孩子开始上学,就几乎没有好好看过电视、就没有了自己的休闲娱乐。为什么?一句话:陪读!是啊,为了孩子,很多家长不惜放弃自己的很多事,只要孩子将来有出息,再苦再累都值得。然而,良好的愿望不一定有良好的结果,有一大部分孩子可以说就是毁于这些家长无私的付出之中。

    例如,不少家长担心孩子不能专心做作业,就常常守在孩子旁边监督。但亲爱的家长,你可曾想到,孩子的自觉性也在你的守侯下越来越差,孩子不会因为有你的监督而养成高度注意的品质,恰恰相反,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他们总是在想怎么样来欺瞒你,怎样抓住你监督不力的空隙去做其他事,学习嘛!等你来监督时再做。于是主动学习变成了被动的应对活动。有的家长陪读是为了能及时地给孩子辅导,但家长朋友,你可曾想到,就是你不厌其烦的辅导,让孩子觉得听不听课无所谓,反正家里还有你。这样不就让孩子失去了很多次独立思考的机会吗?学习的惰性也由此渐渐养成。还有的家长经常把奖励、许诺与完成学习任务联系在一起,久而久之让孩子学会了把学习当作和父母讨价还价的砝码,于是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学习就渐渐变成了为父母而学了。

    所以,家长应该把学习之事交给孩子本人,家长应让孩子从小就有一种良好的学习责任感,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激发和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初入学的孩子而言,家长和教师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如何激发和保护好孩子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低段教育不仅应该重视学习结果,也更应该重视学习的过程,有趣的学习过程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贯穿的主题思想就是“让儿童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学习兴趣,又如何承担长久而又繁重的学习任务呢?但现实生活中一部分教师和家长往往只强调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持久的学习兴趣的培养,甚至于让孩子在一种被动、强制的情境下学习。长此以往,学习活动对孩子而言就真地成了一件又苦又累又枯燥的头疼事儿,何来乐学、好学、勤学呢? (晋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