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199590
浅谈对学生“心灵施暴”的危害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1期
     “心灵施暴”一词是近几年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所谓“心灵施暴”就是教师使教育对象受到心灵伤害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目前,学校教师违背职业道德,“讽刺、挖苦学生等不尊重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变相的体罚,一种对学生心灵的体罚,它的伤害力要远远超过肉体上的伤害,对学生造成的压力远比“体罚”的后果更令人恐惧。据《中国青少年报》对全国22个城市的4850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统计,有65.2%的学生曾经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心罚”(心灵施暴),有8.7%的学生受到来自父母或祖父母的严重“心罚”。夸美纽斯说:“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造就人的工场本该是充满阳光的,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一些看似美丽的校园里,时常笼罩着令人窒息的阴霾,那就是教育过程中非人性化现象。这里说的非人性化的现象,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视人为“物”,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来对待,而是把学生当做操纵、控制和灌输的对象。因为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中缺乏“人性”的内涵,所以教育过程中会不时出现心灵上的施暴行为。

    美国著名心理学者基诺特博士(Haim G·Ginott)所写的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深思,他说:“我得到一个恐怖的结论,发觉我是教学成败的决定因素。我可以用个人的方法去营造学习的环境,也能用每天的心情去决定学习的气氛。身为老师,我掌握无比的权力,使学生过得悲惨或快乐,我可以作为折磨人的工具或激发灵感的媒介。我能侮辱人或使人开心,也能伤人或救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的反应决定了危机是扩大或是缩小,是教化或兽化学生。”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中的“权利”,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预防和制止“心灵施暴”是一个亟待引为重视的问题。

    让“民主、独立”代替“专制、支配”

    大多数小学生都认为,在学校教师的话就是“圣旨”,不敢违抗。“听话,好好学习才是乖孩子”的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学生根本不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师们都乐于或习惯于对学生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严格控制学生的一举一动,要学生绝对按教师的话去做。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有的教师为了图省事,竟用恐吓来压制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管得服服帖帖,让学生成为温驯、怯懦、听话的“小绵羊”,“照我的话做,因为我是老师。”教师对学生管得过多,要求学生绝对地服从自己的要求,不愿意听取学生提出任何与自己不同的见解。

    就拿作文课的一件事来说:教师要求学生以规范的记叙形式写“美丽的校园”,而某学生却在作文中写校园很多地方的不“美”,写成了整改意见书,罗列了他认为不理想、要改正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拿他的作文在班上大批特批,对同学们说这位学生自以为是、思想偏激、专给大伙找茬的……这位学生非常难过、很不服气,到家后和爸爸说:“我只是实话实说,学校的确是有这些现象,这些能说美吗?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老师有必要在班上这样‘损’我吗?太气人了,我讨厌语文老师!”教师的责骂与讥笑,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考虑了学生的自尊?从学生的话语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语文的学习已开始没兴趣,教师的课堂教学还能提起他的学习热情吗?悲哀莫大于心死啊!

    在我们的周围难道这样的事例少吗?记得在一次的体育课上,有一男生拒绝跳进游泳池,理由是“水太冷,身体不舒服”。体育教师看了看他说:“你看你害怕得像只兔子,哭起来像个娃娃,不是男子汉,还不如女生,太没用了、太懦弱了……害怕还找借口,不像话!”男孩听了这话,扭身走了,他可能永远都不会下泳池游泳了。教师的盘问、刁难、讥讽激起了学生的强烈不满,教师不但否定了这男孩的行为,还损伤了男孩的自尊,贬低了他的人格,这能不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抵触的情绪吗?这能不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吗?

    《扬子晚报》曾报道过:西安市雁塔区鱼化乡老烟庄小学,二年级有12名小学生因未完成作业,年轻的班主任勒令他们脱掉裤子在教室里转一圈,同时指派两名班干部对不听话的学生强行脱裤子。当时有许多其他年级的学生趴在窗台上观看。毫无疑问,脱裤子之辱对这些孩子稚嫩心灵的摧残将是深重而持久的。如果说,这12名学生的遭遇是很不幸的话,那么青海的一位小学生的遭遇就更惨了,这位学生仅仅因为上课时回了下头,他的老师竟强迫他吃下粪便,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触目惊心。这是教育行为吗?否!是赤裸裸的非人性行为,是地地道道的犯罪行为!在这些“教育者”面前,学生的心理安全和生理安全都得不到保证,还谈什么人格的尊严,还谈什么发展创新,实在不幸之至。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课堂教学是其基本途径,由于陈旧的课堂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定位为单向的控制关系,而不是双向的交往关系。在单向控制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作为权威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则是知识和说教的接收器,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训练过程,教学的目标就是知识的容量和难度,教学的手段就是“灌、喂、逼、压”。学生独立思考、参与活动的权利被无情地剥夺了,生机勃勃、变动不居的教学过程成为僵死的机械流程,师生群体之间多边多重的交互作用———情感和思想的交融,性格的塑造,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整合荡然无存。过分压抑学生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保守心理、怀疑心理和不稳定感,而且抑制了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者理当率先反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切实提高教育修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民主、独立”代替“控制、支配”,放飞笼子里的“小鸟”,让他们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让“尊重、关爱”代替“冷漠、遗弃”

    在繁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很多的教师会灵活运用各种充满教育智慧的心理“筹码”。也许“筹码”的大小有别,但它们却都蕴涵着共同的特征:“关怀”而非“冷漠”;“理解”而非“说教”;“尊重”而非“霸道”。曾有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对我说:“某老师让我们全班同学都不要和某某同学玩,他在班里最淘气,语文好几次考了零分……不过我觉得不公平,我想和他玩。”我问为什么你想和他玩呢?这小孩对我说:“他和我们玩得很好啊,他被安排在全班座位最后时,我看到他在哭。如果某老师不听话,别的老师让我们都不和某老师玩,她也会不高兴的。”我一方面诧异教师的这种损害学生心灵的做法,另一方面又惊喜这位小学生的民主意识。一个刚刚步入校门的、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正处于生长发育以及逐步社会化的时期。他们在与他人的积极交往中,开始接触人,了解人,理解人,学会协调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其独立性、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也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自尊心、荣誉感、自信心、羞愧感等。儿童的这种主体自我意识如同温室里的幼苗,是极其脆弱的,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加倍爱护。然而,无论是教师的讽刺,还是挖苦,起码说明教师还在意这位学生,如果教师对学生采取的是一种冷漠———不理睬的态度,这不仅是一种比体罚更严重的对学生心灵的摧残,更意味着教师从思想上放弃了对学生的教育。教师不仅自己放弃他(她)的学生,而且还号召全班同学抛弃他(她)。对学生来说,是何等残酷呀!

    在校园里,我们会听到教师对学生说:“……你怎么又打人了,我看你是改不掉这坏毛病了,跟小流氓没什么两样。以后上课时手不准乱动,再乱动就把你的手剁掉。”“这次考试又是你拖了我们班的后腿,真丢人。”“你整个白活……不可救药。没见过你这样不要脸的”等等,以上这些均属“心灵施暴”现象,教师置学生的自尊和人格不顾,随便出口伤人,这比学生挨教师的几脚几拳还可怕,它像一把软刀子,剥尽了一个孩子的尊严。从表面上看教师并未对学生进行诸如罚站、扯耳朵等肉体处罚,看不到外面的伤痕,可实际上它对孩子成长所造成的危害,与一顿野蛮的殴打性质是一样的,“心灵施暴”伤在孩子心灵的深处。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爱基兰德说:“心灵施暴可以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完全毁灭。”一个孩子没了自尊心,那他怎么会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每一位学生给予关爱,才能完成教育的任务,决不能冷漠、遗弃受教育的孩子。

    让“冷静、理智”代替“贬损、激将”

    学生犯了错误,体罚并不能维护学生对教师的爱戴和尊敬,而只能加深学生和教师的隔阂,制造学生对教师的对立和仇恨。“你怎么这么蠢?”“你天生就这么迟钝的!”“你真让我们丢脸!”……这些尖酸嘲讽的语言,尽管含有“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但师生之间的隔阂也就是在这看似不经意的话语中产生了,它会激起学生的怨恨心理。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提问学生,叫到一些性格比较内向、胆小的,也许反应没有那么灵敏的学生时,学生满脸通红地站起来后,迟迟答不出问题,这时教师说话了:“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你没听课,干什么了,在梦游啊?别浪费大家的时间,快点……”教师着急是正常的,但要理解学生心理的感受,要顾及学生的自尊啊!学生有困难时,教师的职责是援助,以讥笑的方式不能解决问题,不会激发学生改正,反而会衍生学生对你的怨恨,会毁掉学生的学习动机,摧毁学生的自信与自尊。

    记得在某学校听课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老教师上课20多分钟后,学生(二年级)坐不住了,开始没心听讲,搞小动作,这位老教师看在眼里,但她没有批评孩子,而是微笑地对孩子说:“连续听了十几分钟的课,你们的确很累,老师也应该让你们休息休息了。现在还有一道练习题没有完成。我相信同学们很快能把它做好,现在大家开始做,做完了就趴在课桌上闭上眼睛休息。但老师可要看看哪个同学的练习做得好,趴下休息又是最好的,老师可要摸摸他的脑瓜儿。”学生们认真地做练习,接着乖乖地趴下休息,这时每个孩子都希望老师摸一摸脑瓜儿。我们知道当老师摸了他们的脑瓜儿时,学生都以为只有自己独享了老师的爱抚,只有我们看到了老师在每个学生的头上都摸了一下。她了解儿童心理,会变通且能体谅学生,她知道学生快乐的心理感受比严格的规则重要。

    宽容学生,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它有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融洽师生关系。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给学生一点宽容,绝不是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的袒护、放纵、任其自流,而是把尊重、理解留给学生,让学生从恐惧感中摆脱出来,消除顾虑,解除因犯错误怕挨批评而形成的心理压力,从而还给学生一个自由、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多给学生一份宽容,学生就会对教师多一份尊重和爱戴,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和升华,学生就会主动靠近教师、信任教师,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就会形成。

    如果说强大的“硬暴力”摧残的是肉体的话,那么,温柔的“软暴力”摧残的就是心灵,是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软暴力”和“硬暴力”一样,往往是恶性循环的开始,而结果常常是以犯罪或者是其他的恶性事件告终。孩子是弱者,由于其身体力量的弱小,才导致教师敢于施之以硬的———体罚;由于孩子不懂得自己有哪些权利,不知道怎么样维护自己的权利,所以教师才敢于施之以软的———精神摧残。研究证明,孩童时期的暴力是整个人类社会暴力的基础,那些承受暴力的儿童日后产生焦虑症、抑郁症和反社会行为倾向的可能性会增加。斯宾塞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你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我们可以想像,一个在冷漠、歧视的集体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除了自暴自弃还有什么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历来被人们誉称为花朵和天使,孩子得到尊重和爱抚,是他们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科学的教育,温馨的爱抚,真挚的尊重,对孩子的心灵有着神奇的抚慰作用,是孩子精神力量的源泉,它赋予孩子的是希望,尊重、信任和鼓励才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曾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