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3199478
源清流澈 浸润心灵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5期
源清流澈 浸润心灵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或接受新技能培训时,如果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则其学习的效率将会比平常高出一至两倍;反之,长期处于不良的学习心理状态中,则会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优化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本文就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几种常见不良学习心理作如下探讨,并积极予以矫正,只有“源清流澈”方能“浸润心灵”。

    从“我看到就怕”

    到“这感觉挺好的”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不少学生由于在过去的数学学习中,曾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加之数学没有语文、外语等文科具有丰富的语言和曲折的情节故事,也没有物理、化学那样多彩的实验操作,因而对数学只有一个印象——难;导致一个结果——怕。从表面上看,造成学生怕数学都是基础上、智能上、技能上的原因,究其实质,主要是心理上的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沮丧、失去信心、甚至惧怕时,它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的活动, 破坏学习的动力,当然也就谈不上学习的效率了。如何让学生不“怕”数学呢?信心是动力的源泉,只有树立起必胜的信心,才能产生战胜困难的力量。

    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智和技能特点,创设不同的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觉得数学并不很难, 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教学中,适当降低起点,增设台阶,减缓坡度, 选用的例题综合性少些,让学生参与的机会多些,让大多数学生能听懂,并尽量给中下水平的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做对一道题,正确回答一个问题的体验中,品尝到成功的愉悦。从体验成功的喜悦中感受自己的实际能力,从成功的喜悦中唤起自己能学好的信心。

    例如,在讨论“证明对于一切n∈N+,都有2≤(1+1/n)n3成立”时,可设置以下问题组:

    问题1:这个不等式组的证明,着重是对何不等式的证明?

    问题2:看到(1+1/n)n应该联想到什么?

    问题3:利用二项式定理展开后,怎样利用放缩法做出变式替换?

    问题4:对于和式1/2!+1/3!+…1/n!

    怎样做出进一步处理?

    问题5:反思这个问题的证明过程,你的主要体会是什么?

    这样的安排,通过铺设问题“阶梯”,层层深入,在学生积极思维的活动中让他们取得成功并饱尝成功的喜悦。

    从“我一见就烦”到“原来数学这么妙”

    有一些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或刻苦努力不够,考试屡考屡败,形成严重的失落心理,从而产生颓废、伤感、畏惧和焦虑等情绪。这样,天长日久,在他们心理上形成了“学习数学很痛苦”的条件反射,厌倦心理自然产生。也有些学生因长时期高强度持续学习而导致学习能力降低,学习效率不高,错误率增大,兴趣下降,如果不注意调节,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可支配的思维空间非常狭小,教学过程往往是少数学生的回答代替多数“观众”的思考,久而久之,也很容易形成上述消极心理。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

    (一) 采用激趣教学法

    教学中,可用情境激趣、直观激趣、悬念激趣、数学史激趣、操作激趣等途径,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其中出乎意料的情境激趣是使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

    例如,在学习“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时,可设置以下情境:同班同学有相同生日的可能多大?

    学生凭直觉,以几十个同学与一年365天相比,没有同生日的概率要比相同生日的概率大,且大得多。但事实果真如此?代入公式计算后带给学生的是震惊,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因此,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引导学生动手、动脑,通过联想、对比、分析、归纳等方式来探索真理,发现规律,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各个层面上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从而将他们对一节课的局部兴趣,转化为对整个数学的持久兴趣。

    (二)随时质疑,创设竞争的氛围

    首先,鼓励学生随时质疑,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表达与教师不同的观点,允许学生保留意见,允许学生出错;还可以在学生的错误答案中挖掘闪光点来鼓励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其次,创设一种竞争的气氛,学生只有在竞争的成功中才能体验到乐趣。

    例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中,可设置以下问题:某人有五把钥匙,其中有一把是门的钥匙,但他忘了是哪一把,只好逐把不重复试开。问恰好第三把打开门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一:将五把钥匙全排列,其中第三把为开门的钥匙,则P(A)=m/n=A44/A55=1/5。

    学生二:第三把为开门的钥匙,故只须将前两次进行排列,即P(A)=m/n=A22/A55=1/10。

    由于不同的理解形成不同的解题方案,孰对孰错,学生在争执中自然明了,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从“太繁了,不想做”到“真高兴,我发现了捷径”

    大部分的学生有畏难心理。有些学生由于长期形成的松散、懒惰的学习习惯,害怕艰苦的脑力劳动,缺乏毅力,造成了意志薄弱的心理缺陷。这些学生不注意高、初中数学学习方法的差异,仍采用初中学习的模式,不在概念的深刻理解、知识的运用上多动脑筋,一开始便养成思维的惰性。还有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对待每一次考试成绩,情绪总是随“分数”起伏,不是认真分析失误的根源,只简单认为是自己发挥不好、粗心,掩盖了自己平时主观上努力不够、方法欠佳、思维懒散等不良思维品质,变得垂头丧气、意志消沉。惰性心理在课堂中常表现为:不愿深入思考问题、不愿多动手,习惯于等待老师给出解题思路和解答过程,畏惧艰难,思维懒惰。

    懒惰心理深层次的表现是思维的惰性。对关键信息把握不准,思维指向性模糊,观察只停滞在感知表象上,即使撞上关键信息,也不能加工形成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致使思路受阻,从而懒于动脑,久而久之,养成了思维的惰性。这是学生数学学习不良心理中最普遍最严重的心理。

    例如,一条直线经过点P(3,2),倾斜角是直线x-4y+3=0的倾斜角的2倍,求直线方程。

    这道题关键在于求斜率,先从已给的直线x-4y+3=0求倾斜角,但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不是特殊角,学生感到思路受阻,心烦意乱。然而,最主要的问题并不在于受阻,而在于受阻后产生的惰性,因此,不愿再动脑筋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果教师耐心地引导学生寻找良好的思维线路,以积极的态度继续思考,想到非特殊角也可以求2倍角的正切值,由tanα求tan2α,用点斜式可得方程8x-15+6=0,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学生的思维惰性也因而得到改变和克服。

    从“本来就这么做”到“为什么这么做”

    有些学生有一种轻视学习过程的速成心理,这种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只满足题目的答案,不注意解题过程的规范化,合理化

    由于高考及平时的各种考试中,客观化试题的比例相当大,而在解答这些题时,学生在草稿纸上随意画两下,然后连猜带估便了事,由此有的学生就忽视答题时的规范化书写:一是简单题不想写,中档题胡乱写,困难题不会写,运算繁琐的题不敢写;二是由于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解题的逻辑不严谨,思维的跳跃性大,严重影响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求学生坚持解题“四写”:容易题要详细写,复杂题要概括写,中档题要边思边写,错题要订正改写。这样的长期训练自然能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二)好高鹜远,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以为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重“量”轻“质”,陷入题海,眼高手低。为数不少的学生容易急躁,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教学,帮助学生体会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的区别,鼓励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做中学,发展健全的人格。

    如果将学生的学习心理优化、调整到一个良好的状态,那么我们的课堂将充满智慧的启迪和饱满的求知欲望,教师会因为这堂课而感受到学生的可爱,学生更会因此而感到探求知识的乐趣。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高级中学) (李求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