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199476
价值干预的操作策略试探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6期
     在咨询过程中,价值中立的不可能、不应该已成为大多数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共识。既然如此,那么,学校心理咨询就应该对学生来访者进行价值干预。那么,如何干预呢?有学者如江光荣提出“侧重价值的功能性干预,避免内容上的干预”的观点。笔者不是很赞同。事实上学校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不可能回避价值内容,因为不少学生来访者之所以心理失衡,往往是由于价值观念本身有问题。比如,一个学生考试作弊受了处分,但对那些没有被抓住的学生耿耿于怀。对这样的来访者,难道我们不需指出他的观念错误吗?即使某些表面看起来价值观念本身没有错误,只是陷入鱼与熊掌难以兼得的价值两难选择的来访者,从深层次来看,仍是某些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小心的不是如何回避内容干预,而是在进行内容和功能干预时如何进行科学的操作。笔者根据自身的咨询实践,以为特别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从干预的时间看,在咨询的起始阶段不要进行

    对咨询的阶段有不同的划分,有的分为三个阶段,有的划分为十个阶段的。尽管意见不一,但都包含了一些基本的阶段性任务,比如,在咨询的起始阶段,主要任务是关注和聆听,通过关注与聆听,搜集资料,澄清问题,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假如在起始阶段就迫不及待地对来访者进行是非对错的价值评判,向来访者推销自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会给咨询过程带来消极的后果。

    这种消极的后果首先表现在它会阻碍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

    众所周知,相互信任、和谐的咨访关系在心理咨询中的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按罗杰斯的理论,咨访关系甚至是心理咨询的全部,良好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特别是在咨询的起始阶段,这是咨访关系建立的关键时期,来访者对咨询者的第一印象会对咨访关系起定向的作用。假如咨询者在咨询之初,便对来访者进行价值评判,极易贬损来访者的自我价值感,伤害来访者的自尊心,会引发来访者的防卫机制,相互信任的咨访关系也就难以建立。

    其次,它会阻碍来访者的自我暴露和自我探索

    学校心理咨询起始阶段的任务除了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之外,还需要咨询者通过聆听来访者的倾诉来搜集各种信息,发现来访者的心理困扰,作出初步的心理诊断。而信息的有效率和诊断的准确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来访者的自我暴露和自我探索的充分度和深入度。假如咨询者在问题尚未澄清之前就过早地对来访者进行干预,会使来访者迅速地唤起自身的心理防卫体系,封闭心灵大门,自我暴露终止,自我探索止步;或者来访者被咨询者的价值倾向所诱导,脱离原先的自我探索轨迹,结果不能充分挖掘自身问题的根源,使自我暴露不充分。而没有来访者充分而深入的自我暴露和自我探索,咨询者就难以把握来访者的心理问题,那后面的行动改变阶段就是盲目和无效的。

    二、从干预的基础看,要建立在尊重、共情、真诚等的咨询特质上

    要预防和消除存在于咨访关系之间的上述种种不友善,咨询者首先要对来访者的价值观念给予完全的接纳和充分的尊重,即使这种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明显是错误的,是与咨询者的价值观相对立的,是与社会最普遍的价值体系背道而驰的,咨询者也能站在来访者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考虑,承认多元价值取向有存在的权利。所以,价值干预是建立在价值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有学者如丛中就指出,价值中立不如改称“价值接纳和尊重”为好,这样更科学也更具操作性。

    当然,这种理解和接纳不等于无原则地认可来访者错误的价值取向。比如我们以上分析过的因考试作弊而受到处分的案例,咨询者不能因为要接纳和尊重来访者而隐藏自己的观点,而是应该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不矫饰、不掩盖,在咨询中表现出真正的自我,这就是咨询者真诚的体现。这样的干预来访者是愿意接受的。

    三、从干预的手段看,要运用价值澄清的方式

    在进行价值干预时,咨询者应讲究方式方法,不应是训导式的、灌输式的、替代式的,而应是澄清式的。即要帮助来访者从一堆乱麻似的心理问题中理出问题症结,明了自己的真实需要是什么,到底想追求什么,这些需要、追求之间是否有矛盾,这些矛盾造成了什么样的情感和行为的冲突,要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应该作什么样的改变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活动的主体应是来访者自身,咨询者只是一个协助者、旁观者,不越俎代庖替来访者作选择,只是在来访者遇到困惑和障碍时才会介入,或者引导或者推动,而不是将自认为是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来访者。因为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价值来自于个人的经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经验的变化导致价值的变化,价值是相对的、个人的,是不能教给别人的。

    价值澄清的基本步骤是: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然后作出选择:珍惜并愿意公开所做的选择: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

    四、从干预者自身看,要对自己的价值观有高度的自觉

    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着剧变,这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价值体系受到了激烈的震荡。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元的价值取向往往让来访者迷惘困惑,使他们不得不寻求帮助,就是咨询者自身,也难免发生混乱。这种混乱会给心理咨询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因为,咨询者若不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就无以帮助来访者,甚至可能会误导来访者,从而进一步加深来访者的心理困扰,诱发来访者新的心理障碍。

    因此,咨询者首先必须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对自己的价值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了解和把握自己的基本价值取向,坚定地信奉一套被社会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诸如尊重生命、崇尚自由、负责任、诚实、坚忍、礼貌、自制、正直、仁慈、热诚、公平、勇敢等等。尽管我们不否认价值的相对性,承认和尊重来访者个人的价值选择,但是,不管如何,人类社会还是存在着这样一些具有相对普遍意义的价值观的,它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些价值观,人类的文明就会中断。这些价值观是应该被全人类所认可、所奉行的,当然也是来访者必须具备的。若来访者的价值取向与此相悖,咨询者应该毫不犹豫地进行干预,这种干预不仅是功能性的,也是内容性的。

    为此,咨询者应该对自己的价值体系有高度的自觉,要学会经常省察自己的价值观,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当陷入迷惘和困惑又无法自我调适时,也应该寻求咨询和督导。这样,才能对来访者进行有效的干预与引导。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教育系)

    编辑/于 洪 (林慧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