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199405
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思考与实践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8期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侧重于“知、情、意”,思品课侧重于“行”。在小学阶段,不要将个体“心理”和“行为”硬性分开,应将两门学科整合,改为“心理与行为”课。要想对学生发展有所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放弃心理学“专业”的面孔,侧重从小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渗透心理辅导;思品课应从突出“思想”而转向突出“行为引导”,思品课只有从心理学角度引导,才更能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心理课与思品课合并为“心理与行为”课,符合新课程理念。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具体做法

    课程安排。由任课教师自主整合心理健康内容和思品内容。一年级至三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四年级以上将原思品课改为“心理健康·思品课”,每周一节。

    教材运用。选择了中央教科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俞国良教授主编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平出版社),学生和教师分别配备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

    师资配备。由班主任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应组织班主任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开展心理学知识读书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研活动,较大程度上来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技巧。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重点突出“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班级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以及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对教材进行分析、取舍,活用教材。对教材体系及知识点不作任何删改,以避免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为赶进度硬着头皮上课的不良现象;凡教师吃不透的内容或与本班学生现状不切合的内容予以删节,凡教师认为切合本班学生实际的内容予以拓展。同时,教学模式上要求师生互动,避免教师“灌注”,提倡教师以疏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剖析自己的心理状况,进行自我调整。教学方法上,以故事、游戏、演讲、个案分析,以及班级存在的问题分析等为主,淡化心理知识,重视学生实际心理。

    教学评价。学校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喜欢程度来进行调查。设置“你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老师喜欢吗”和“你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喜欢吗”两个问题,并分“特别喜欢”、“喜欢”、“一般”、“不喜欢”四种选项由学生选择。学校根据学生“不喜欢”率来评价教师。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结果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全校学生“特别喜欢”心理健康教育课占53.3%,“喜欢”占33.1%,两者占86.4%;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课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在实施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选“特别喜欢”选项的男生占87.6%,女生占84.7%,经X2显著性检验,学生性别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喜欢程度没明显相关性。

    3.寄宿生“特别喜欢”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占66.9%,走读生占44.4%,经X2显著性检验,X2(1)0.05
    4.父母职业与学生喜欢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关系。经X2显著性检验,无显著差异,父母职业与心理健康教育无明显相关。

    5.优生、后进生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关系。经X2显著性检验,无显著差异,优生、后进生与是否喜欢心理健康教育无明显相关。

    6.从小没跟父母生活的孩子,特别喜欢心理健康教育课占65.1%,跟全校学生选“特别喜欢”选项的53.3%比,经显著性差异检验,X2(1)0.05
    同时,通过对教师授课情况的调查,结果100%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特别是对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完善个性、学会与人交往等方面,有指导作用。84.8%的教师认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帮助。例如:二年级一位小学生学了《爱惜生命》课后,“拯救”了一只受伤的小鸟;三年级一位小学生学了《克服嫉妒心理》课后,主动向教师讨教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四年级一位小学生平时心胸狭窄,自从开设心理健康课后,渐渐变得胸怀宽阔。

    对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思考

    正确处理好教材与课程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的目标,是使学生心理素质提高,而非传授系统心理学知识,这就要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应该建立正确的课程观,将教材作为参考资料,将学生的心理表现、生活中的故事等作为课程资源开发,这样才可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课得到学生的普遍喜欢。

    由班主任兼任比专职教师任教更有利

    班主任作为思想工作先导者,他们直接与学生交流思想,能较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他们不仅是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第一位“医生”,也是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保健医生”。由班主任兼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好处:一是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更有针对性;二是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向课外延伸,结合班主任工作可对学生实施不断的“强化”措施;三是班主任工作中引入心理教育机制,使班主任工作更加生动有效;四是普通学校可全面开设心理健康课,避免苦等“专职心理教师”而坐失良机。

    实践证明,班主任最懂学生心理,适当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学专业知识训练,完全可担当重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由专职教师兼任,有其优势,但最大的缺陷是与本班学生心理现状脱节,容易太专业化。对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过于专业化并非好事。

    心理健康课可与思品课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目标为:“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自我教育,以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并在知、情、意、行等诸方面协同发展。”思品课的课程目标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者奠定基础。”从目标上看,两者有较大的相关性。

    避免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孤立为一门学科

    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科渗透、德育方法运用等方面都应该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目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成功开设奠定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学校教育一条主线,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心理健康教育课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安刚实验小学) (陈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