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199392
福建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调查 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8期
     [编者按]近年来,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特别是师资培训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获得明显成效。同时,有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成果也日见丰富。本期“专题”栏目特刊发来自福建省的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一、调查目的

    近年来,福建省教育厅先后颁发了若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全省各区县根据各自的情况开展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由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相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各级各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各不相同。为了准确地了解目前我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情况,我们对全省各区县、各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以便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更好发展提供思路,更为今后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

    对参加福建省首期心理健康教育A、B证培训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13份,回收率为82.5%。这些教师来自全省九个地区,其中福州占24.2%,厦门占17.5%,漳州占15.6%,宁德占10.4%,龙岩占10%,南平占9%,泉州占4.7%,莆田占4.3%,三明占4.3%;有211所学校的教师接受了调查,其中小学61所占28.6%,完全中学77所占36.2%,初中校20所占9.4%,高中校30所占14.1%,中专23所占10.8%;国家级示范高中占3.4%,省一级达标校占25.9%,省二级达标校占26.5%,省三级达标校占29.9%,重点中专占12.2%,非重点中专占2%;35.7%的学校在城市,39.4%在县城,22.1%在乡镇。

    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教师工作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在调查过程中,采用了自编的调查问卷《福建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表》,内容涉及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时间、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状况、心理健康课的开设情况、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和活动情况、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手段和途径、科研状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情况等一系列内容。教师工作座谈会在培训期间进行,采用经验座谈的形式进行,会上各地区的教师对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自身的经验感想发表了看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福建省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教师中,有58.2%的教师属于兼职人员,只有27.4%的教师属于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在被调查的学校中,只有10.8%的学校既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可见,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数量很少,兼职人员较多。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更多有专业水平的专职教师,可以尝试走“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模式。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背景比较复杂,30%来源于教育学专业,也有来自生物、体育、中文、数学、临床医学等其他专业,而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教师仅占8.9%,参加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教师的数量也不多。这说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知识背景参差不齐,他们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学校有必要通过讲一步进修和培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知识结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的素质,使其更好地胜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情况

    大部分的学校还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常的学校教学计划中,有开课的学校也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要在部分年级或部分班级中开课,仅有31.9%的学校能够坚持每周开课。在教材的使用上也不尽人意,只有23.5%的学校采用正式出版的教材,教材的使用和普及率不高。因此,我们支持有条件的学校能够尽量使用各种正式出版的教材,同时也鼓励学校加强“校本化课程”的实践探索,从而加速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进程。

    许多学校已经在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这些专题讲座有些是就学生的自我意识、人际关系、青春期教育以及考试心理等问题进行辅导;有些是针对班主任或一般教师或家长的,但是开设得比较少,次数也不多;有近60%的学校从没有请过专家来开讲座。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各学校应该加强和专家的联系,特别是那些还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校更离不开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3.心理辅导室的建设以及使用情况

    学校受到师资力量较弱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影响,心理辅导室在建设和开展活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46.9%的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室,但面积普遍较小,相当多的学校还没有建立心理辅导室的工作制度;还有73.2%的学校没有配备电脑。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有62.4%的学校开始使用心理测评工具,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虽然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正日趋发展,但不断完善心理辅导室的硬件建设,仍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

    大部分建立心理辅导室的学校都会每天或每周定时开放,但开放的时间普遍不长,可以做到全天开放的学校几乎很少,部分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并没有向学生开放,实际上名存实亡;有36.6%的学校通过班主任或心理教师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但数量不多;在个案积累中,仅有43.7%的学校对学生的个案进行简单记录;个别心理辅导途径也趋于多样化,现场咨询、电话咨询、信件咨询成为心理辅导的主要途径,热线、信箱、网站等与过去不同的途径使心理辅导的时空有了更充分的扩展,但各类学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各学校对心理辅导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建设,但也面临一些共同问题:如怎样进一步规范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如何使有限的心理辅导室发挥最大的教育功效等。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途径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形式

    各级学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宣传,平均每学期开展大型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的次数在1~2次左右,但也有近一半的学校从没开展过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在开展宣传活动的形式上各学校也存在差异:传统的班会、板报的宣传形式成了各学校的最主要手段,广播、网站、心理小报等形式也日益增多,已经有32.4%的学校办了各具特色心理刊物,一些信息技术条件好的学校还建立了心理网站,11.7%学校正在尝试。随着网络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相信网络将成为学校心理辅导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目前,福建省学校心理辅导活动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形式上不拘泥于课程化模式,多以开设活动课、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学科渗透等形式来进行。

    5.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状况

    我省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水平比较低,科研状况不容乐观:有72%的学校从未开展过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只有少部分的学校承担了区级、市级课题,少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学校承担了省级、国家级课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从未参加过心理健康工作研讨会,参加省外心理健康工作研讨会的人数更是屈指可数;有些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较为重视,发表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论文,还有42.2%的心理教师从未发表过论文。 (叶一舵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