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199397
浅谈赏识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8期
     当代中学生个性飞扬,强调自我,要使其健康成长,就必须在学校与家庭教育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中学阶段是青少年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紧张的学习以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压力,很容易使他们迷失方向,引起心理上的变化,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社交恐惧”、“考试焦虑”、“厌学”等等。面对新时期的教育、新时代的学生,教育工作已经不只是简单的“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在教他们学知识、长智慧的同时,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把好人生的航向。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面对具有不同个体差异的学生,教师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方法与策略。其中,“赏识”就是其中的一项有效策略。所谓“赏识”策略,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方法,它的特点就是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的身心在愉悦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教师在教学中采取“赏识”策略,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赏识”教育的基础——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首先,要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力不同,性格各异。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做到欣赏每一个学生,用“爱”关心他们,用真心包容他们所犯下的每一个错误,同时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对其不正确的思想行为进行及时的引导。

    其次,要了解学生。据调查,现代中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不是“事业型”的,而是“朋友型”的。他们渴望与教师建立起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渴望能与教师进行心灵的沟通,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是和蔼可亲的人,是能够与他们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的“大朋友”。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他们谈心、聊天,敞开自己的胸怀,接纳学生的一切,善于观察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尽可能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动向,力争从各个角度全面地了解学生。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第三,在了解学生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在一些学校中,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从身体上、心灵上,都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教育应强调以人为本,教师应该充分地尊重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身的人格尊严。

    二、“赏识”教育的关键——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天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同学,他将其制止后,责令其到办公室。陶行知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给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行知又掏出第四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 陶行知先生对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不是采取说教的方式,而是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抓住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采用“赏识”的策略,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

    “四块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可爱的一面,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言语的激励,使其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有时教师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欣赏的话语,对学生来说,都是促进其进步的强大动力。每一个学生都想把好的一面展示给教师,而教师的“赏识”正是每一个渴望进步的学生重新找回自信、迈向成功的起点。

    三、“赏识”教育的大忌——过度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性激励的同时,切忌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对学生加以肯定。这是一种片面夸大“赏识”的教育行为,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做的后果会误导学生,会使学生是非不分。所以,“赏识”应适度,任何教育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引导他们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散水头镇散水头中学) (薛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