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199380
学校异质结构团体辅导对两类学生的相互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9期
     上海市北郊学校与密云辅读学校(弱智学校)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探究正常智力学生和中度智力落后学生在共同的游戏活动中的情绪、个性及人际交往方面的状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日本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状况

    “如果有可能的话,有障碍的儿童跟正常儿童在普通学校共同学习是最为理想的”这种思想在日本已非常普及。对于有障碍儿童的教育,在日本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方法是在普通学校设置特殊班级;另一种方法是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上课,加上个别指导。后一种方法在1993年开始制度化,现已在日本全国范围推广,称为“统合教育”。

    2.国内弱智学生的教育状况

    (1)国内以弱智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场所,在节假日(如“六一”、新春佳节等)举办有社会各界人士包括正常智力学生参与的各项活动,使弱智学生有机会与社会接触。但这些活动通常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举行的,时间太短,机会太少,效果不大。

    (2)“随班就读”。近年来,考虑到将来让弱智学生能顺利地走向社会,在各方面的呼吁下,部分学校开始实行“随班就读”。但就上海目前的教育体制来看,面对二十几个学生(小班化),正常学校的教师既要应付应试教育,还要开展素质教育,教育教学任务繁重,何况这些教师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对于“随班就读”的学生从精力到能力往往无暇顾及。而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所管辖的学校少则十几所,多则三四十所。再说,弱智学生在二三十个正常学生的群体中只会感到自卑,即使受到特殊的照顾,也会感到不自在。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随班就读”的效果不太理想。

    二、本课题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依据

    1.实践意义

    智力落后学生属社会的弱势群体,为了让他们学会与正常人交往,我们试图为他们创建支持性的环境。我们发现,长期处于封闭式的与正常人割断交流的教育环境中,弱智学生毕业后往往存在着社会交往障碍,在行为、情绪上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在这种封闭式的交往环境中,弱智学生彼此的行为、情绪相互影响,其后果让人担忧。

    而正常学生目前大都为独生子女,他们中有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也有的不合群、胆怯,不愿与人交往。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学生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长期处在这种压力的包围中,对正常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因而,我们以“共享快乐”为主题,让正常学生与弱智学生交往,共同游戏,共享欢乐。

    2.理论依据

    (1)什么是快乐。快乐是一种动机力量,能使人精神开朗和乐观。快乐的状态能使人勇于承受生活的重担和压力,并提高经受挫折、克服痛苦的能力。快乐能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2) 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理论。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心理辅导、治疗的技术,使团体成员自知并自助,最终达到消除症状,改善适应、发展人格的目的。同时,作为特殊背景下的心理辅导,它又与团体发展的理论、人际互动的理论、社会影响的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理论:群体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际沟通理论和个人中心治疗理论。

    三、实验对象特征分析

    少年期是建立友谊的重要时期。友谊是和周围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亲密关系。它是同伴间的相互依恋,是归属感在伙伴关系上的体现。友谊对人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常常会伴随着人的一生,从幼年一直保持到暮年。

    智力落后儿童没有明显的心境表现,他们的情绪情感往往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他们由于认知能力低下、思维判断能力差,在突然出现紧急情况时不能迅速、正确地作出反应和判断,不能有效地应对。

    四、活动过程

    主题为“共享快乐”,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

    1.我们相识了

    活动内容—— 你是我的好朋友(在共同游戏中结交新朋友)。

    在初次见面时,两类学生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北郊学校的学生第一次来到密云学校,那时密云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他们首先感到惊讶的是,怎么会有那么多不正常的人:他们有的动作很迟钝,有的样子长得很怪。在相互的交谈中,北郊学校的学生逐渐了解到密云学校的一些学生并不是天生的弱智,而是因为种种原因(如生病后的药物反应、摔跤、烫伤等)才变成这样的。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他们逐渐由原来的歧视转变为同情。而密云学校的学生感到非常高兴,在与北郊的学生交往中,他们感到自己和正常人一样,和大家一起玩得很开心。事后,北郊的学生在周记中写到:“感谢父母给了我健全的手脚和大脑,我今后要加倍地爱护自己,不让自己受到伤害,因为这是非常痛苦的。”

    2.分享快乐

    (1)活动内容——你快乐吗?我很快乐(集体过生日)

    “集体过生日”地点设在北郊学校。北郊学校是一所九年制学校。密云学校的学生来到这里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双方都带来了各自的礼物:自制的贺卡、小制作、玩具,还有丰富多彩的节目。在活动中,密云学校的学生看到了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而北郊的学生也对密云学校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发出了惊叹:想不到密云学校的同学身残志不残,竟然还有不少绝活。

    (2)活动内容——我们是哈里波特(野外探险)

    在野外探险中,北郊的学生尽力帮助、鼓励密云的学生,双方不怕困难,共度难关。在活动中,密云的学生感受到了友情的力量,北郊的学生也不得不佩服对方那种战胜困难的执着精神。

    3.寻找快乐

    (1)活动内容——互相帮助(进一步理解快乐)

    活动中上海市虹口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提供了支持。虹口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引进了目前世界上较流行的感觉统合器材,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接受训练,在快乐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训练中,北郊的学生帮助密云的学生进行训练,并且有创造性地玩。

    (2)活动内容——我有一双灵巧的手 (学做小制作,学做家务活)

    (3)活动内容——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密云学校音乐舞蹈欣赏课)

    这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生活在美的世界,给孩子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因为音乐、舞蹈既能表现、激发和陶冶人的感情,又能感化人,使人走向人格的自我完善和精神的升华。

    4.永远快乐

    (1)活动内容——我们是快乐的小精灵(北郊学校主题会)

    (2)活动内容——我们是快乐之星,照亮你、我、他(密云学校主题会)

    主题会是学生们展示才华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自信心。

    五、实验总结

    人的气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可塑性,在生活实践和教育的影响下可以使其得到改造和发展,尤其是童年时的生活对此影响更大。D·戈尔曼教授指出:“童年时的情感体验可对气质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既可以强化也可以削弱先天的气质倾向。在孩提时期,大脑的可塑性非常强,在此期间的情感体验会给以后的神经系统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

    快乐情绪和社会联结关系的建立,是相互作用和彼此影响的:快乐有助于建立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交往反过来增进人际互助;经常处于快乐状态的人最善于同他人相处,也最善于探索、冒险、进取。因此,为学生创造良好人际交往的环境,使他们在最好的心理环境下成长,可以为他们的社会交往、个性和智能的充分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快乐”属非智力因素,在活动中我们力求让学生学会终生寻找快乐的本领。“共享快乐”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活动氛围,扩大了智力正常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他们开辟了又一片天空;在活动中他们了解了另一类人的生存状况,学会了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培养了自身同情、尊重的良好品质。

    六、本课题的活动优势

    1.群体性

    在此次活动中,弱智学生是以群体形式融入正常智力学生群体的。这种活动形式不会让弱智学生觉得孤单,因为他有集体作为后盾。在与正常智力学生的交往中,他们不会感到受歧视,不会害怕受欺负。而对正常学生来说,这种活动形式会让他们觉得社会上有这样一个群体是很正常的,不会像平时那样因看见一两个弱智学生而大惊小怪,不会在无意中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

    2.持续性

    系列的、持续的活动加深了两类学生间的友谊,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将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共生共存是未来社会的基本发展趋势。

    鉴于以上诸因素,我们认为这种异质团体心理辅导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两类学生在情绪、个性以及社会交往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在活动中,两类学生之间存在互补,而且互补的因素多于相斥的因素。

    (本文获全国第三届“健康杯”征文一等奖 作者单位:上海市北郊学校)

    编辑/于 洪 张宝玲 (邹如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