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199356
中学生暴力行为的心理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10期
     〔编者按〕2003年底,浙江大学心理系教授郑全全承担了浙江省社科联的重点课题《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课题组对该省中小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在总的暴力行为状况上,有49.2%的学生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有87.3%的学生承认曾遭受过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在学生间暴力行为中,中学生发生的比率高,而且这种暴力行为已不仅是骂人、打架那样简单:某中学A宿舍的学生将B宿舍的某生强行扭来,吊打、烟头烫、罚跪,整整折磨一个晚上;某省级示范高中因财物纠纷,在教室内一名男学生用水果刀将另外两名男同学当场刺死;某市电力学校两名学生间的口角最后演变为40名学生的群殴,十余名民警赶赴现场才阻止了一场血案的发生。

    学生间的暴力行为是指由在校学生以口头或身体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财物、身体进行侵犯的攻击性行为。产生这种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主观原因

    1.中学生情绪有明显的两极性

    中学阶段是个体情绪情感急剧变化的时期,心理学家常常把这一时期的情绪比喻为“疾风怒涛”。情绪上的躁动与不安,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往往引发学生间的暴力行为。如某市高考补习班,一名学生仅因为对方摸了一下自己的头,并且说自己的球打得臭,就拔刀相向。事后该生非常后悔。

    ⒉情绪反应具有连续性

    中学生的情绪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特点,中学生的迁怒与移情,都是这种特点的表现。如某校高一年级篮球赛因裁判误判造成7班输给了2班,7班很不服气多次要求重赛,但没有得到体育老师的同意,随后双方又在校园网的论坛上从对某个判罚的辩论到对双方球德的攻击,最后发展到漫骂和威胁。由此导致一二个月后一次体活课上当7班的球滚到2班的场地上,2班学生没有应7班要求把球扔回时,7班一名男生上去一拳将2班一名素不相识的男生打倒,造成该生鼻骨骨折。

    ⒊缺乏自制力

    具有自制力的学生,组织性、纪律性较强,情绪稳定。与之相反,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当遇到外界刺激时有可能引发其暴力欲望。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大都为校园内学业的失败者,他们不被校园的主体文化所接纳,而内心又充满出人头地的冲动,此时若出现强化这种冲动的刺激,他们的行为便不顾一切,即使后果严重,也在所不惜。

    ⒋心理异常

    心理异常通常指心理活动的发展水平比同龄人低,是心理发展的一种缺陷。中学生心理异常的表现主要有妄想和性格异常。妄想是认知异常的一种典型表现,指一个人在对事物做出判断时,经常毫无事实根据、虚构地进行推断。性格异常是指人的性格显著偏离正常,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根深蒂固。中学生性格异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待现实事物态度上的异常表现;二是在行为方式上的异常表现。态度异常的学生缺少同情心,对同学尖酸刻薄,嫉妒猜疑,容易引发矛盾;行为方式异常的学生情绪暴躁,缺乏自制力,行为鲁莽,逞强好斗,富有攻击性,常常以暴力形式宣泄情感、处理问题。

    二、客观原因

    ⒈不良文化的心理暗示作用

    社会文化的负面导向为校园暴力事件推波助澜,媒体的舆论导向和宣传内容,是中学生接受“教育”的又一主渠道,而网络游戏正成为一些学生重要的娱乐形式。影视节目中暴力内容过多,某些影视片过度渲染武力、打斗和凶杀,甚至不厌其烦地展示犯罪的详细过程。而这些内容所包含、透露出来的若干信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⒉家庭教育的错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家庭的教化功能对人的成长是有决定作用的。统计分析,暴力倾向严重的学生大部分都在家庭受到过棍棒式教育或强制管理。日积月累,耳濡目染,攻击性人格逐渐养成。一旦个人欲望膨胀,便顺理成章地对他人施暴以求自我心理的平衡。

    ⒊学校教育的扭曲

    在以升学为指挥棒的应试模式中,生命价值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缺乏应有的地位。教育是培养社会人的重要途径,而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是作为社会人的最基本素质。不论是吸毒、滥交等严重的自残行为,还是抗拒社会的暴力行动,其中体现出来的都是青少年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漠视。因此,教育应从人最本质、最朴素的感情出发,教孩子懂得要遵从基本的道德底线。这种教育对正处于危险年龄段的青少年尤为重要。

    学生的暴力行为广泛存在,冲突升级,而且不再是“后进生”特有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间的暴力行为仅仅看成是“不遵守纪律”,而应该深入分析其心理成因,根据暴力行为发生的心理根源,综合社会、家庭、学校的力量,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 (李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