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199323
闲暇、闲暇教育与学生创造力培养(3)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11期
     3.要引导学生掌握闲暇生活的知识与技能

    学生的闲暇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各种游戏活动、棋牌、音乐、绘画、垂钓、阅读、旅游、科技发明等等,学生如果能够掌握与这些活动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就有利于他们摆脱闲暇生活的盲目性,掌握可供其自由选择的巨大闲暇活动的资源。因而要通过闲暇教育使学生了解基本的闲暇知识,为他们开启一扇进入多彩世界的知识之窗;要在参与阶段帮助他们能够掌握一定闲暇活动所要求的技能,使他们能够经常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对自我潜能与创造力量的不断发现,使他们能够逐步学会自我计划和制定活动的目标、积极探索新的活动方式、活动领域;要使知识与技能成为通向自由的创造之路的武器,而不是阻碍和窒息创造力发展的羁绊。

    4.要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为学生积极的闲暇生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应该注意到,通过闲暇教育来促进青少年创造力及其他方面身心素质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我国的前面,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美国有“全国闲暇教育委员会”、“全国娱乐和公园协会”等正式或非正式组织机构协调对青少年闲暇教育的研究、规划和组织实施。日本在二战后高度重视创造教育,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利用闲暇时间开展“少男少女创造发明俱乐部”、“星期日创造发明学校”等创造教育活动。就我国而言,当前全社会要提高对闲暇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国家有必要制定较为完善的闲暇教育规划和政策,要对开展闲暇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要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为青少年创设良好的闲暇生活环境,尤其是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学校要为开展闲暇教育合理“让路”,积极探索闲暇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主动成为开展闲暇教育的主导力量;家庭亦应积极重视提高学生的闲暇生活质量,积极配合学校闲暇教育活动的开展。惟此,如陶行知先生所言,21世纪的中国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23]

    注释及参考文献:

    [1]蒋风春.怎样看中国竞争力排名(N).环球时报.2003-11-21

    [2]我国有七成多青少年不知如何实施“创造”(N).教育文摘周报.2003-6-11

    [3](美)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89

    [4](美)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M):毕夏出版社,1987.243~252

    [5][6][8][11][21](美)杰弗瑞·比著,康筝译.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4;101~103,294,296,98,300

    [7]孙廷华.加强对闲暇时间与闲暇文化的研究(J).社会,1986(3):36

    [9]侯丽辉编著.创造你的明天——培养自我创造力的方法(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1989.80

    [10](美)约翰·凯利著,赵冉译.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248

    [12]俞国良.论创新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7):4~6

    [13]王极盛,丁新华.中学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3(1):62~64

    [14]张景华.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N).生活时报.2004-1-5

    [15]柯雅婷.闲暇教育:当今基础教育不可忽视的课题(J).教育导刊,2001(7):7

    [16]李庆峰.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J).青年探索(广州),2003(1):26

    [17]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5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54

    [18][23]张人杰,王卫东主编.20世纪教育学名家名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26~527,882

    [19]随笔.1992(1):47.转引冯建军、万亚平.闲暇及闲暇教育(J).教育研究,2000(9):39

    [20]汪刘生主编.创造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13

    [22](美)J·曼蒂L·奥杜姆著,叶京等译.闲暇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春秋出版社,1998.5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育系) (李国强 龚跃华)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