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5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199336
透视儿童的“同伴危机”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11期
     一、同伴危机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成了儿童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为儿童学习技能、交流经验、宣泄情绪、习得社会规则、完善人格提供了充分的机会。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主要与他人形成两种类型的关系——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垂直关系指那些比儿童拥有更多知识和更大权利的成人(父母和教师)与儿童形成的一种关系,主要功能是为儿童提供安全和保护,使儿童学会知识和技能。水平关系即同伴关系,指儿童与那些具有相同社会权力的同伴之间形成的关系,其性质是平等的、互惠的,主要功能是为儿童提供学习技能和交流经验的机会,这种技能和经验只有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儿童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这两种关系具有互补的性质,亲子关系强调照料和关怀,提供儿童与同伴交流的安全感;同伴互动主要是游戏和社会化构成,在这种关系中儿童可以去实践他们在家庭中获得的社会技能,也可以习得家庭中无法习得的技能。同伴关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早期亲子关系的损失。同伴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感来源,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社会学习的观点看,同伴是强化物,同伴间的互动,往往强化或惩罚了某种行为,从而影响了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此外,同伴还提供了行为的榜样和社会模式,在儿童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评价自己行为的效果之前,同伴的行为可以作为衡量自己的尺码。另外,同伴之间的竞争是个体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来源。

    最近一项在南京市1000多名小学生中进行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有同伴与自己一起玩耍;有46.7%的孩子由于缺乏玩伴,经常一个人玩;平时只有9.7%的家长经常和孩子一起玩;节假日也只有15.6%的家长能陪孩子玩,近50%的孩子找不到玩伴。这种“同伴危机”,会对儿童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同伴危机”?而在以前这种现象并没有引起大家关注,这和现代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同伴危机”出现的原因

    家庭 我们看到,现在的家庭结构已很少有大家族群居,大部分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家中缺少同龄玩伴,每天面对的几乎都是父母或祖辈,这些成人更多的时候是以长辈的身份教育孩子,而不是和他们不分界限的玩。况且,大多数家长都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因此,家长对孩子行为的控制性强,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学习好、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交朋友,这又在儿童的同伴关系上划了一道分界线。除此之外,由于成人之间一些微妙的关系、情感的转变,使孩子之间的关爱也更少了,竞争意识、嫉妒心理、防范心理等一些狭隘的因素更多地在现代儿童身上体现出来。

    学校 我们的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要培养有用人才。学校和教师对学生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教师对学生不仅在学业上有要求,对学生行为也可批评管教,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在起着家长的管教作用。时常能听到家长对教师说,我这孩子就交给你了,拜托老师严加管教。所以,在中国的文化里就形成了“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传统。在这种传统文化背景下,儿童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书本知识的学习上,没有更多同伴间的游戏和别的活动,缺少了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机会。

    社会 儿童是社会的一员,会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热”持续升温,学生成为这一热潮中最活跃的部分,有些孩子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电脑迷”,其中不少孩子“人机关系”很好,却不愿意与周围人交往。除了电脑。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几乎整天与电视为伴,据一项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平均每天看电视4小时;小学生平均每周看电视30小时;初中生比小学生看电视时间还长,到高中毕业时为止,孩子们看电视的时间大约1万小时,而他们上课的时间只有1.1万小时。过份的依赖与机器交往,使很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导致了他们心理不健康,如自卑、不合群、退缩、厌学等,这对儿童自身的发展和人格的成长是不利的。

    针对儿童面临的“同伴危机”,教师和家长应适时对孩子的交友、择友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儿童有正常的伙伴间交往,满足他们“归属和爱的需要”(马斯洛)。

    三、解决“同伴危机”的策略

    首先,学校应鼓励儿童多参与群体活动。根据孩子的性情,学校应适当鼓励学生多与其他人,特别是同龄人打交道。对于学前期儿童来说,父母应更多地促使孩子参与到各种游戏中,特别是假装游戏在学前儿童中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方面应鼓励他们在知识的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多交流和讨论,互相配合达成目标;另一方面,应允许他们玩打闹类游戏(rough-and-tumbleplay),即小学校园里,孩子们之间嬉笑着相互追赶,或拿着东西开心的“比剑”,它不同于攻击性打斗,这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活动。通过这种游戏,儿童可以在“挑战”同伴权威地位之前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适宜地展现自己的力量,形成同伴间的默契、友好的关系。总之,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帮助儿童克服害羞心理,增进与人交往的勇气和胆量。

    第二,家长应放手让孩子自己择友。儿童进入小学后,他们接触的同伴在数量上和广泛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同伴互动的增加,导致儿童认知能力的自然发展,并使儿童的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或角色采择(role-taking)能力得到了飞速的提高。这种采择指的是个体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加以区分并协调起来的能力,它要求个人在对他人作出判断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计划时把他人的观点或视角考虑在内,不仅能进行自我反省,而且能从第三者、旁观者、父母和朋友的观点看待问题。这说明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选择同伴的水平和能力。因此,家长应避免以成人的观念帮孩子选择朋友,孩子择友有他自己的标准,他们择友的过程,也就是他自身学习、成长和进步的过程,成人不应该剥夺他们这个发展机会。作为家长,只要平时对孩子多加注意,适时给予建议并给予适当提醒就可以了。

    第三,教师和家长应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尽管儿童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能力,但他们毕竟还是孩子,有时他们会对身边的事物失去辨别力,儿童经常以自己的好恶来评判周围的一切事物,缺乏对事物客观公正的认识,学校里一些不良群体的存在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情况及时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辨别是非,明确自己的群体选择。对喜欢整天看电视或上网的儿童,成人要和孩子讲清楚电视和网络的利与弊,并和他们一同制定规则。另外,家长可利用节假日带孩子走亲访友,带孩子走近大自然,学校也可适当组织学生到大自然和大社会中体验生活,使他们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家或学校这样狭小的领域,开拓自己的视眼,这不仅增加了孩子的知识,而且使他们能更好地处理“人机关系”,获得人际关系的经验。

    总之,及时有效地帮助孩子处理好“同伴危机”是教育的重要部分。要处理好孩子的“同伴危机”,教育者要把儿童看作是有独立思维的个体,注意培养儿童发表意见的能力,同时注意观察儿童的交往行为,给予及时的指导和提醒。除此之外,学校应鼓励儿童走出自己固有的空间,让儿童走到社会中去,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这对帮助儿童克服“同伴危机”是极有好处的。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学院教育系) (张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