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6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199007
家庭心理教育不可忽视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8期
     某中学七年级一名男生,因一时无法适应学校的寄宿生活,而产生了辍学、离家出走等念头。后经学校与家长通力合作,也只落得个半寄宿的结果,即一周内破例允许该生在家住两宿。究其原因是:孩子离不开家长,先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学会适应和生存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优越的家庭条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如果孩子始终生活在这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顺境中,一旦离开家庭,就会产生紧张、恐惧、忧虑等心理,不敢面对即将到来的困难和挫折。试想,一个拒绝群体生活、只能适应自己家庭的人,将来又怎能立足于社会呢?

    当前,在许多家庭中,注重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造成孩子胆小、孤僻的依赖行为。由此看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更大。

    笔者认为,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要使孩子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家长不能操之过急。

    首先,要培养他们适应群体的能力,这种能力要从小培养。如可以带孩子走亲串友、找同伴做游戏、去公园等,孩子正是在这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活动中学会适应环境、适应社会,正是在这种交流与合作中增添快乐、树立自信。渐渐地,他们就会满怀信心地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

    其次,创造可供孩子参与的环境,引导他们学会做事。不要把孩子的活动只是锁定在学习上,而要给他们提供机会,使其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项目,扩大其活动空间,以增强他们与环境的交互能力。在活动中要有意为他们设置障碍,鼓励和引导他们去努力克服困难,并对其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作出恰当的评价。

    再次,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使其懂得无论将来干什么,只要自己所做的工作对社会、对人民有益,就是成才。同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失败,把失败看作是磨练自己的一次机会,使他们在磨练中增长才干,将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本文获全国第四届“健康杯”征文三等奖 作者单位:河北省故城县袁庄中学 )

    编辑/于 洪 王 策 (赵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