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6年第9期
编号:1319895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思考(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年第9期
     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是目前教育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的视野,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界定,分析了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社会地位和权利,指出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的困境与问题,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过程中需要扎实的专业思想与专业意识,最后提出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心理咨询和简单心理治疗能力、活动策划与组织能力、较强的心理科研能力等。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问题中的一个部分,它是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的广泛开展而出现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基础教育实际发展的需要,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强烈愿望,也是对他们的较高要求。由于诸多原因,此问题还没有引起较高的重视,我们通过查阅以往相关研究文献发现,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的研究还非常少,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适当的开头,以期引起讨论和研究。

    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界定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又称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是指具有扎实的心理学或教育学理论知识,经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能充分掌握和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与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主要教育任务的教师。其出现具有时代紧迫性和必要性,他们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日益严峻的形势和社会各界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强烈呼声下应运而生的,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必需和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