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7年第1期
编号:13198779
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对学生学习自信心影响初探(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5日 谈月芳 钟宁奎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未来农村的发展,关键在于造就一代新型的知识型农民,这是当前农村学校面临的重大命题。破解这道题的关键,是目前农村学校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的大解放,只有观念突破了,行动才可能转变,教育教学的环境才能更趋和谐。本文阐述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对学生自信心影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关键词:农村教师;教育观念;学生自信心

    一、问题提出

    长期以来,尽管素质教育口号深得人心,教育改革红红火火,但“升学教育”这架机器的强大惯性,依然向前横冲直撞。尤其是农村,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发端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在教育的改革创新方面,农村大大滞后于城市。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陈旧落伍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导致大量学生从小就产生厌学心理,沦落为教师眼中所谓的差生。

    笔者以为,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产生厌学心理的因素尽管是多方面的,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产生偏差的根源,却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上。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迫切需要落到实处,教育政策正在逐步深化,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已展开,如果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更新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终不能取得预期成效。缘于此,笔者以自身学校为研究样本,以图获得教师教育观念对学生自信心影响的第一手资料,探索其相关因素,理性地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它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非常广泛的系统。大到对教育目标、功能、作用的认识和看法,小到对某一教育现象、过程、方法的认识,可以说教育中的每个方面都涉及教育观念问题。教育观念对教育政策具有先导性和前瞻性。先进的教育观念产生积极的教育行为,落后的教育观念则产生消极的教育行为;积极的教育行为,产生正面的教育效果,消极的教育行为,往往产生负面的结果,甚至伤害了我们的学生。在此次调查中,我们立足于“教师”这个视点,从教育的功能观出发,探寻农村教师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我们研究的重点问题是:(1)调查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现状及与此相关的教育教学行为;(2)调查农村中小学学生学习适应性、动机、环境等因素与学习自信心的相关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