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7年第1期
编号:13198778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德育工作实效(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5日 李梦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从本质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育人理念、一种育人态度、一种育人方式。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从“创设有利环境”、“弘扬向善本性”、“狠抓师资培训”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民主;实效

    当代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创设有利环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校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德育工作的效绩之大小,说到底取决于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效能。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观念、思想、态度甚至是教师的表情神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都体现着教师对德育工作的本质、原则、理念的某种理解,也体现着教师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某种理解。

    鉴于上述考虑,在新世纪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探索中,必须相当注重在学校里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学习师生沟通的艺术,努力克服过去在管理教育学生过程中习以为常的“命令、控制、指挥、警告、威胁、训诫、说教、讽刺、挖苦、揶揄、过分的批评指责、不愿意积极聆听”等有伤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错误做法,而代之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倡导的“真诚、接纳、倾听、尊重、同感”等理念、方法与技巧,努力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而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及融洽的学校教育氛围,也只有通过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教书和育人的过程中整合心理辅导的原理、方法与技巧才能真正形成。

    从操作层面上说,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及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并非只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或职业道德的要求问题,它还应该包括对全体教师提出一套教师语言、体态语言及教育教学行为的操作性规范及其实施、监控与评价的办法;包括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