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7年第1期
编号:13198756
中学生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5日 魏晓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本研究以中学初一到高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人际量表,从性别、年级、成绩、家庭构成等方面对中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和发展特点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人际信任;人际关系状况;中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对对方能够履行他所被托付之义务及责任的一种保障感(杨中芳、彭泗清,1999)。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人际信任可以分为:特殊信任(对好朋友的信任、对自己的信任、对同学的信任、对老师的信任、对父母的信任、对异性朋友的信任、对诚实品质的信任);一般信任(对社会公德的信任、对权威的信任、对特殊职业的信任);对人性态度的信任(对高尚人格的信任、对无私品质的信任)。

    人际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的内容,它折射出人们对于人类本性的基本信念,也影响到人际交往中的预期和决策(Wrightsman,1991)。良好的人际信任有助于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研究“中学生人际信任”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其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必然会在其人际信任的内容中体现出来。国内外研究表明,进入中学阶段,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Andrew,2001)。它们表现为性别、年级的差异(沃建中,2001)。中学生人际信任是在中学生人际交往中产生的,鉴于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变化,因此笔者假设,中学生的人际信任也会在这些方面表现出差异,家庭结构、人际关系状况也会对中学生的人际信任产生影响。本研究旨在考察不同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家庭结构对中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另外,还考察了中学生人际信任与人际关系状况的相关性。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从成、渝两地选两所办学质量不同的中学,一所办学质量高,一所办学质量一般。从两所学校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随机每个年级抽出2个班,共12个班约600名学生。

    2.测量工具

    (1)自编中学生人际信任量表,该量表是在国外相关量表的基础上编制而成(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Rotter人际信任量表、特定人际信任量表、信任量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