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7年第1期
编号:13198784
和谐校园 关注“幸福”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5日 惠 伟 戴红英
第1页

    参见附件。

     一、对和谐校园的认识

    粉色的教学大楼,宽敞明亮的教室,美丽的喷水池,空阔宁静的校园……操场上的颜色十分丰富,绿色的足球场,红色的塑胶跑道,白色的运动场地。下课了,一曲舒缓的乐曲响起.学生井然有序地走出教室,安静的校园一下子变得热闹了,活蹦乱跳的身影伴着优美的旋律,喧闹与宁静相得益彰,活泼而不失和谐。师生从容轻快的脚步迈向生命沸腾的课堂……

    以上就是我头脑中和谐校园的画面,也是我对和谐校园感性的认识。

    校园和谐,包含双重含义,既是人与环境(校园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和谐,也是人自身的和谐(师生身心的和谐)。

    在这里,人(教师和学生)既是和谐校园的创造者,又是主体。因此作为校园和谐主体的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和谐至关重要。

    二、对幸福感的深沉理解

    幸福感:指舒适、健康和愉快的状态。——《新牛津英语词典》

    幸福感是一种状态,人在这种状态下,身心和谐。人处在幸福状态意味着他在生活中的各个纬度具有平衡感和舒适感。教师和学生如果处在幸福状态就不会因不良刺激感到烦扰,感受不到重压,对工作学习甚至命运会有一种掌控的感觉。

    “幸福是(至)善的主观体验。追求(至)善即追求幸福。(至)善的实现即是幸福的实现。”——《道德生活论》

    一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把幸福感分为生活质量意义上的幸福感(生活质量幸福感)、心理健康意义上的幸福感(情绪幸福感)和心理发展意义上的幸福感(精神幸福感)。生活质量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情绪幸福感取决于一定时期内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权衡。如果人较多地体验到愉快的情感而较少体验到不愉快的情感,便可推定他们是幸福的,否则就不幸福。精神幸福感取决于与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密切相关的一些基本需要的满足情况。

    对每个个体而言,幸福感与他们的幸福观密切相关。有人会因物质的富足而感到幸福,有人因为拥有一双能从平凡生活中找到幸福的眼睛而时时享受幸福,也有人因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得以实现、人格得到尊重而感到幸福。

    三、幸福感与校园和谐的关系

    工作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